上海人_百度百科(2)
发布时间:2019-09-29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元至元十四年.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升华亭县为府.次年改为松江府.下辖有华亭县.到元至元二十九年.

  将华亭县东北的5个乡析出设立上海县,归管辖,上海县的县衙门就设在今黄浦区小东门内的光启路.元至明300年间.上海地区的农耕棉织日益发展.逐步取代渔业和盐业.

  (7)明清时期:明初.置崇明县.因吴淞江泻水不畅.太湖下游之水移泻于上海的另一条河流黄浦.黄浦江越来越宽.后来上海浦也被黄浦江浸没.黄浦江取代吴淞江成为纵贯上海地区的第一大江.上海县的航运日益发展.

  清顺治年间1655年,将华亭西南诸乡复设娄县,雍正年间1724年起, 分华亭县设奉贤县;

  分娄县设金山县; 分上海县设南汇县,分青浦县设福泉县, 分嘉定县东部设宝山县,这样上海淞南地区有8个县,淞北地区有3个县。 1743年,撤福泉县重并入青浦县。

  到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上海县缩小至600平方公里,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浦东新区大部、闵行区大部。县城为今南市区人民路、中华路环线内区域。

  清顺治年间1655年,又将华亭西南诸乡复设娄县,。雍政年间1724年起, 于是分华亭县设奉贤县;

  分娄县设金山县;分上海县设南汇县,分青浦县另设福泉县,分嘉定县东部设宝山县,这样上海淞南地区有8个县,淞北地区有3个县。1743年,撤福泉县重并入青浦县。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道光二十五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英租界。 道光二十八年以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道光二十九年以上海县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带为法租界。同治二年(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英美公共租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又改称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此后,租界多次扩大。

  1912年1月,******正式成立。裁松江府、太仓州,上海地区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

  1914年,江苏省保留为沪海等5道,其中原苏松太道---沪海道驻上海县,辖今属上海市的上海县、松江、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县以及今属江苏省的海门县。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北洋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

  1928年春,上海特别市宣布租界为特别区。7月,接收上海县属上海(沪南)、闸北、蒲淞、洋泾、引翔港、法华、漕河泾、高行、陆行、塘桥、杨思和宝山县吴淞、殷行、江湾、彭浦、线市乡,为上海特别市的实际境域,面积494.69平方公里,不含租界。并改17市乡为17区,上海始有区一级建置。

  上海地区的上海、嘉定、宝山、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10县仍隶属江苏省。1930年7月,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

  1938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国民政府上海市政府管辖。

  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伪******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194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历时近百年的上海租界结束。

  1945年8月,上海市仍为民国16年的17个区和特别区。1947年全市面积617.95平方公里。

  1949年9月设苏南行政公署松江专区,驻松江县,管辖松江、上海、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嘉定、宝山9县,

  1953年苏南行政公署与苏北行政公署、南京市合并为江苏省建制,松江专区属江苏省。1951年以嵊泗列岛特区设松江专区嵊泗县,1953年,将嵊泗县划归浙江省舟山专区。

  1958年1月,松江专区上海县、宝山县、嘉定3县改划入上海,同年3月松江专区改名苏州专区,管辖松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6县,同年11月又将苏州专区的松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6县划入上海市, 1958年12月崇明县划入上海, 此时上海市有14个区、11个县。1960年1月,有12个区和11个县。如今上海地图的市中心区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异类,就是由人民路中华路所组成的一个环形马路。过去的环城公共交通11路线以老西门为起点和终点,而车轮碾过的地面,人们穿行的脚下,最重要的是南大门,而最繁忙的出入口则是北门,位于当时法租界主干道天主堂街(今四川南路)的尽头。城墙在民国1912年开始拆除,于1914年冬天全部完工,由于上海当时已经是租界当道的年代,作为华界的老城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