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驱逐境内的所有犹太人,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二世立刻派遣奥斯曼海军到西班牙,把那些被西班牙驱逐的犹太人安全地送到奥斯曼帝国。巴耶塞特二世把犹太人安置在帝国各个省内,并向帝国各个省下达命令,帝国各个省要友好对待犹太人,禁止反犹,违者将处以死刑。其后,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二世写信给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的信中讽刺道:“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是个伟大的统治者,宁愿自己贫穷也要把财富赠送给别人,我实在是太需要这些人才了。”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巴耶塞特二世想法的正确,这些被西班牙驱逐的犹太人,把新的思想、新的技术带进奥斯曼帝国,增强了奥斯曼帝国的国力,1493年西班牙裔犹太人在伊斯坦布尔建立了奥斯曼帝国的第一台印刷机及建立印刷机构,并相继出现了著名的犹太学者,如:Mordecai Comtino、Solomon ben Elijah Sharbi ha-Zahab、Shabbethai ben Malkiel Cohen和Menahem Tamar等。
希特勒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这些观点成了希特勒后来屠杀数百万犹太人,企图灭绝犹太人的理论依据。究其原因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透视:
欧洲的中世纪在宗教,近现代在民族主义,即便是基督教的不同教派之间也是互相屠杀更有新旧教之间的战争和对异教徒的迫害和东征,很难想象在中世纪的欧洲伊斯兰教徒能生存,身为异教徒的犹太人因为有才干和技能才能在欧洲还比当地人生活的更好,当然会造成不满,在近现代民族主义激扬的年代里,身为异族的犹太人经常成为迫害对象,这个可以参考东南亚华人的情况,这还是在华人有一个强大且近在咫尺的祖国的背景下尚且如此,没有自己国家和军队保护的犹太人更是受害。
公元13至15世纪,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地新兴资产阶级们同新兴的犹太人资产阶级,产生了利益冲突,噩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和民族之间的差异,大批犹太人被迫流往东欧及美洲各国,开始了历史上的犹太人第二次逃亡,尤其是在战败的德国,民族主义激变成了种族主义,身为德国境内唯一的少数民族,反犹情绪与日俱增,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德国的资产阶级们,商界和金融界给本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军需和资金,洗刷战败的耻辱,消灭少数民族以达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领袖的雅利安人国家和开拓疆土成为德国的目标。
在宗教上,基督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在欧洲,特别是西欧,人们普遍信仰基督耶稣。虽说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但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难接纳犹太人。
重打击了德国,同时由于一战的打压,使其工业生产倒退到了上世纪末的水平,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另外,居住在欧洲各地的犹太人,较之于其他民族而言,不仅富有,而且素质也要高些。面对这样一个民族,希特勒及其党徒们觉得胆怯。加上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生活完全处在一种极端疯狂状况之中,且得以迅速癫狂起来。
2%,但根据统计从1901年到2004年间共有167名犹太人或具有犹太血统的人获得诺贝尔奖,
德国物理学家,电磁学之父——海因里希·赫兹(频率的国际单位以赫兹命名)
戴尔(Dell)电脑创始人——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