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旬节(也称丰收节) (Shavot) 逾越节首日后第49天,是纪念摩西获得“十戒”的日子。这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人们要将家中用鲜花装饰一新,节日的前一天晚上要吃丰盛的节日饭,要有牛奶和奶酪。节日当日要诵读“十戒”经文。
十四、禁食节(Tesha BAv) Tesha BAv意为犹太历阿夫月第9天。相传两次犹太圣殿被毁均在这个日子。犹太人以禁食纪念这一悲伤的日子。圣经无记此名,九日禁食,记念圣殿为尼布撒拉旦所毁,王下廿五8~9。--橄榄,无花果,萄葡成熟。
犹太人为了遵守犹太律法的约束,在其从摇篮到坟墓的每个人生重要阶段,都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和仪式,这也构成了犹太世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犹太男孩在出生后的第八天,其父母都要邀请亲朋好友 ,为其举行割礼,即用刀子割损其生殖器的包皮。割礼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希伯来圣经》中有明文规定。犹太人将割礼视为上帝与犹太人之间神圣的契约,不可违背。除非当天因生病不宜施行手术,否则所有男孩都必须在出生后第八天举行割礼。行割礼后,父母同时要为新生儿取名,一般应包括一个希伯来语名字。另外,皈依犹太教的男子也应在入教时施行割礼,以表示与上帝立约。
当一个犹太人的长子出生满30天后,父母会将其带到祭祀或利未人行赎长子礼。一般父母需要根据《托拉》的规定,支付五舍客勒以色列币以赎回长子。这也是《圣经》《民数记》中规定的犹太人的重要教仪。
当男孩长到十三岁时,就要举行成年礼,又称受诫礼。根据犹太教传统,举行过成年礼后的男子就被视为成年人,可以参加各类正式的宗教活动。成年礼是犹太人家庭的一件大事,一般选择在安息日于犹太会堂举行,并有拉比负责仪式的进行。刚成年的男子应到讲坛上去做“阿利亚(即诵读颂赞祷文)。从十九世纪起,除正统派外,其他犹太教派一般也为年满十三岁的女孩举行成年礼。
在犹太教看来,婚姻和繁衍后代是人的神圣义务,因此犹太教义鼓励教徒结婚和多生多育。传统的婚姻也是在媒人牵线的情况下有父母做主,经过男方下聘书、订婚、婚礼等环节完成婚姻仪式。犹太人的婚礼也比较隆重,通常会在犹太会堂或露天(正统派)举行。出席婚礼的人数一般与祈祷仪式一样,应不少于十人,并要有两位证婚人。婚礼上比较特别的仪式是由新郎踩碎一只酒杯。据说这可能是为了纪念耶路撒冷圣殿被毁,也可能是为了提醒新人在未来生活中可能面对的困难和痛苦。与其他一些主要宗教不同,犹太教并不禁止人们离婚。只要双方同意,并在拉比的主持下,夫妻可以完成离婚手续,签发离婚书。在性关系方面,犹太律法禁止女子在其月经来后12天内与男子同房,这间接促进了夫妻在女子排卵期进行性生活,从而达到多生多育的目的。
在葬礼这个人生的最后阶段,犹太人恪守简朴的作风。一般人死后应在24小时内迅速下葬。葬礼上不准举行任何献祭,只能祈祷和诵经。关于埋葬方式,正统派反对火葬,但改革派教徒却允许火葬。根据正统派教徒的习俗,葬礼上禁止使用鲜花和音乐等象征欢乐的元素。犹太教主张丧葬从简,一般只是在平地上立一块墓碑,前来吊唁或扫墓的人们一般也只是在墓碑上放一块小石头表示纪念。
犹太人人口虽仅有1400万人, 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25%, 但是却获得了全球22%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获得概率远高于其他各个民族, 概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8倍。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马克思冯诺依曼等闪耀历史的天才都出自这人数不多的民族。
作为异教徒和异族,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国家犹太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对犹太人较宽容的基督教国家以波兰为代表,对犹太人较宽容的伊斯兰教国家以奥斯曼帝国为代表,虽然巴耶塞特二世之后的苏丹改变了巴耶塞特二世的亲犹作风,但总的说来生活在奥斯曼帝国的犹太人比生活在其他伊斯兰教国家的犹太人受到较少的迫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统反犹的基督教有较大的转变,现今的天主教教会在对待犹太人的态度上转好。甚至将其祈祷文中涉及犹太人的部分做出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