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自己打开电视,她才发现电视上的内容看似丰富多样,但随便点播一个剧,不是提醒需要再次缴纳平台会员费,就是被告知“该片为VIP专享,需额外收费”。
爷爷无奈之下,只能一个个视频点播过来,每播放一个,就在纸上记一笔,如果是能免费看的,他就打勾备注一下。
根据网上公布的数据,从2011至2017这7年里,随着移动端视频内容的井喷,中青年群体人均收看电视的时长逐步降低。
有人帮自家老人下载学习强国,不是带着老人一起提高觉悟,而是为了更轻松地看一些、在电视上不知道怎么才能播放的新闻。
如今,我们通过手机和电脑,能够随时随地观看感兴趣的视频内容,或许不用怀念以前必须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某部连续剧开播的时光。
他们一次次遭受电视的打击,不愿给孩子添麻烦,想报修又心疼钱,最终只能木然看着混乱的画面发呆。
其中,“开机后不能直达想看的节目”、“设备之间不知如何切换”、“遥控器太多,不知用哪个”等已成为广受用户诟病的痛点。
如果你偶尔有看电视,想必会注意到现在围绕一台电视,有电视遥控器、有线电视机顶盒遥控器,甚至还可能有互联网盒子遥控器。
看个电视,你要用2-3个遥控器来回切换着操控。而这些遥控器的布局复杂难懂,按键既小且密,别说是老人,年轻人都要对着说明书研究个半天。
即使弄明白遥控器的使用方法,我们仍要面对层层嵌套的用户界面,一旦不小心按错,就会卡在各种不明所以的页面上,甚至还找不到“退出”的选项。
而现在几个精通电脑手机的年轻人,愣是没办法用电视收看自己国家举办的奥运会,成为一种莫大的讽刺。
现在来看,他们当时应该是忘记打开了机顶盒——只有选择机顶盒对应的信号源,才能将电视调到相应的频道。
越来越多的配套硬件,错综复杂的输入接口,隐藏至深的信号源头……一个个极具科技感的名词相互堆砌,让原本简单纯粹的电视,变得只要儿女不在、老人就只能任其蒙灰的鸡肋。
电视生产商、平台运营商、视频制作方……人人都想从电视市场分一杯羹,人人又各自为政,彼此之间互不兼容,使得电视操作和收费模式的复杂度,在一系列排列组合后指数级增长。
2019年12月,某视频平台放映热播剧《庆余年》,在原vip会员的基础上追加了收费更高的vvip。
某乎上就有媒体从业者指出,可以将电视平台汇总成类似浏览器的引擎页,由后台分流单项付费给各个公司。用户无论是看什么平台上的视频,只需要为那个视频付钱,如此就能避免重复收费。
而让老人们无奈的操作每多一步,厂家就多一个投放广告的页面;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专栏每多一个,厂家就多一个招商引资的机会。
这些本都是互联网上的操作模式。每当我们在线看一部电影或综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弹窗或者广告插入,不断扰乱我们的视线。
然而如今,作为互联网逐利效应的延续,电视机被裹挟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成为商家在客厅挥向观众的又一把镰刀。
这不仅是在这日趋嘈杂的世界,为我们自己保留一片还能安静看点东西的净土,也是为了守护老人、他们那本已贫瘠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