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男演员中的一股清流演技顶级却把身份卑微到了土里
发布时间:2019-08-29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圈就像是一个充满诱惑和神秘感的“禁地”,可望而不可即。

  那些高高在上的明星无论说什么、做什么,总是感觉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难以靠近。

  别的明星都在忙着让自己多露脸,每天都在热搜上博得热度,但张译除了演戏、写文、撸猫,其他一概与他无关,俨然一副人淡如菊的老艺术家风范。

  在知乎上,张译经常会写一些东西,就像随笔一般,细腻动人又不乏风趣幽默,因此吸粉无数,荣膺“知乎男神”的称号。

  在这些跃动的文字里,我们也看到了“明星”标签之外,一个更加真实和富有魅力的张译。

  如果张译没有成为演员,或许也会是一流的专栏作家,看着这些文字,你很难想象这么一个粗犷的东北大汉内心会有如此书生意气的一面。

  这也难怪,张译的父母都是老师,张译打一出生就在书香门第里接受熏陶,虽然没能生就一副文艺青年的皮囊,但骨子里浸染了文艺青年的灵魂。

  高考失利后,19岁的张译不得已去了哈尔滨话剧学院学习表演,但在学习过程中,他开始迷上了话剧,也爱上了表演。

  最终张译去了梦寐以求的北京,进入了北京战友话剧团,文字功底优良的他没多久就成了团里的“文艺骨干”,但登台演出当主角的事,他根本摊不上,顶多也就是个龙套。

  外形一般的张译在团里并不起眼,没人觉得这个瘦瘦黑黑的小子能有出人头地的时候,“被冷落”对于张译也是家常便饭。

  2004年的《民工》是张译进入影视圈的敲门砖,导演康洪雷发现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能把自己完全带入到角色中,演起来爆发力十足,是个做演员的好料子。

  因此,在康洪雷的下一部戏《士兵突击》里,28岁的张译得到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也没有愧对这份千载难逢的机遇。

  几乎每个人谈起张译,都绕不开《士兵突击》里的史班长,那个即将退伍、在前痛哭流涕的史班长早已深入人心,和其他角色一同成为观众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在《士兵突击》之后,张译完全可以延续史班长类似的形象,以此在演艺圈站稳脚跟。

  而且年近三十的张译早已过了“小鲜肉”的年龄,在新人辈出的演艺圈,长相并不出众的张译似乎很难再有更大的突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