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举行2019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3)
发布时间:2019-10-22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刚刚介绍了今年5月1号实施减费降税政策以来取得积极效果,能否再介绍一下详细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降低社保费率、减轻企业负担问题。今年5月1日降费综合方案实施以后,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地方实施也比较到位。

  一是所有养老保险单位费率高于16%的省份都已经降到16%,低于16%的少数几个省,今年不做调整,以后逐步过渡到位。

  二是所有省份今年都调整了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有几个省前些年已经调整完了。从今年9月各地公布的缴费基数情况看,绝大部分省份缴费基数都有一定降幅,一般降幅在10%左右,高的能达到15.5%。

  三是所有省份都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绝大部分省份都阶段性降低了工伤保险费率。

  从降费实施的效果看,可以三句话来概括:企业降成本、市场增活力、个人得实惠。在企业降成本上,这次降费受到企业普遍欢迎,很多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刚才前面两位司长已经介绍了,截至9月底,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减费总额2725亿元,其中9月份一个月减费477亿元。年初,预计全年降费在3100亿元左右,从现在的情况看,估计应该超过3800亿元。

  在市场增活力上,主要体现在全国的费率差异明显缩小,刚才说了,高于16%的已经降至16%,低于16%的逐步过渡到位,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同时,缴费负担的减轻有利于激活微观主体和市场的活力。比如,有的企业将降费减少的缴费用于发展生产,有的企业用于设立创新基金,激发了创新活力。

  在个人得实惠上,一方面,我们了解到,很多企业将降费减少的缴费或是用于增加参保人员福利,或是用于增加员工培训,或是用于建立企业年金。在调研中,一些企业说这次降费能降4个点,将全部用于建企业年金。这既保持了就业稳定,也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另一方面,个人缴费的门槛降低,企业和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近期,多家媒体深入基层,到地方、到企业对社保降费做了全方位报道,企业、职工和政府部门等不同群体都谈了亲身感受,反响较好。可以讲,降费政策已经深入人心。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指导,确保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到位。二是加大基金中央调剂力度,帮助困难省份确保发放。三是保持待遇平稳衔接,确保不因养老金计发基数的调整影响职工待遇,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降低社保费率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目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请介绍一下人社扶贫工作主要进展情况和成效。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在2020年如期脱贫,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发挥我部的职能职责作用,全面推进人社扶贫工作,切实抓好各项人社扶贫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着力做好就业扶贫工作。我们开拓了就业扶贫的“四个渠道”,对贫困劳动力进行精准帮扶。一是大力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省内结对帮扶等机制,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创设扶贫车间、社区工厂等载体,吸纳外出务工难、就业能力弱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三是通过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贫困劳动力和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为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兜底就业帮扶。截至9月底,累计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1126万人,其中2019年新增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138万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