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不需要第二个麦肯锡(2)
发布时间:2019-09-29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大部分公司请咨询公司的动机无非是增长出现了问题,此时财务咨询和组织结构咨询往往治标不治本,需要从战略上提振增长。

  战略咨询是各类咨询业务中含金量最足,也是最难操作的类型。它的成果关乎两个层面,战略是否适合?落地能否彻底?

  任何理论都有其应用边界,商业的成功也不能说是某个单一理论的成功,企业的成功亦不是运用单一知识的结果。

  长期深入市场一线的君智咨询(下称“君智”)的三位创始人,也在多年前意识到,单靠某一理论知识的运用,并不能完全帮助企业拿到长期成果,一开始是有的场景下适用,有的场景不适用。如此种种。

  停留在单一理论体系中的不合理性,促成了君智的创办。他们主张采百家之长,以此构建一套理论根系更发达、且能相互补充和濡养的新生产工具,形成一套更适用于中国商业环境的竞争战略咨询新打法。

  比如将特劳特及里斯的“定位理论”,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相结合。传统定位理论强调用营销手段在用户心中抢占心智,但往往缺乏了产品、供应链、渠道等全方位因素的建设。迈克尔波特的“战略就是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运营活动,去创建一个价值独特的定位”,恰恰在用户心智层面的影响不够。

  电动车公司雅迪在2015年引入竞争战略,开始主打“更高端的电动车”这一细分高端路线(基于顾客认知差异化),并在定价策略、门店装修、供应链、设计、销售、传播全部环节跟进(特色化运营),完全一改往日形象。3年时间,雅迪一跃成为国内电动车领域老大。

  好的战略没有执行还是白搭,执行说到底要靠人。德鲁克管理理论指出了人们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以此达到人生目标和成果。不过,西方人和中国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又不尽相同,这是由文化体系决定的。

  相较于“人和天(真理)”,“人和天下(国家)”的关系更适合这片土壤,历届华夏名人所展现出的大都是一种士大夫精神,所谓“天下兴盛,匹夫有责”、“为万世开太平”大抵如此。在中国品牌被外资品牌大面积压制的背景下,如何将战略、管理、文化有效结合,关乎战略的执行效果。

  在波司登、飞鹤奶粉的规划上,战略与德鲁克理论的结合,成功调动起了企业上下包括老板在内的这种情怀。前者绕开加拿大鹅这种高端品牌,以“羽绒服专家”的战略与优衣库这类四季化服装品牌展开竞争,后者跳出与国内同行的价格战,以“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战略从洋奶粉品牌手中抢回中国消费者的信任。

  也难怪董明珠对飞鹤代表国产奶粉崛起的做法赞不绝口,她直言冷友斌(飞鹤乳业董事长)的家国情怀打动了她。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战略方向并不是头脑风暴的产物,而是从行业趋势、竞争环境、顾客认知和企业运营等维度,经过数个月的一线市调与洞察,进而做出的专业判断。

  波司登的案例具有一定代表性,这家曾因羽绒服大放异彩的中国服装品牌,在国内四季化品牌跨界竞争、外资高端羽绒服品牌的份额抢占面前,显得有些无奈。增长压力之下,波司登曾有一段时间开始通过品牌延伸来应对对手。

  有意思的是,波司登自己也知道这是饮鸩止渴:“有人说波司登做好了就像一个拳头,后来发生了什么?开始内衣也做、童装也做、裙子也做,一个拳头变成了五个手指,本来一拳打出去有力,但是五个手指打出去有力量吗?在用户心目中波司登是谁也模糊了。”

  在君智看来,竞争战略最底层的逻辑是调动顾客的潜意识,激发他的隐性需求,才可以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波司登具有天然的优势——与“羽绒服”认知紧密关联,战略的关键就是如何激活波司登的羽绒服品牌价值。2017年9月,波司登开始导入君智竞争战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