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窍不通这又是什么梗?
发布时间:2023-04-11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近日,印度方面发布了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后的大量卫星照片,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在冲突后的中印两军对峙期间,印度军方不甘心失败,直接将装甲部队的步战车分队派遣到加勒万河谷入口“围堵”解放军,印军出动了16辆BMP-2步兵战车,长蛇阵一字排开并且挖掘掩体进驻,16辆战车全部对准山谷口的解放军。16门30mm机关炮和16具反坦克导弹指向加勒万河谷的解放军阵地,印军这是输人不输阵。

  印军摆明了就是要找回场子并且震慑解放军部队,但是这样的做法无疑是非常愚蠢的,印军指挥官的水平可见一斑,有道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印军采取如此方式列阵,看着唬人,战时几分钟解放军就能够全歼这支印军装甲部队,而且是在不付出任何伤亡的情况下,顶多浪费几十发炮弹,成本可谓是忽略不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印军装甲部队的部署犯了战术上的大忌,他们在加勒万河谷对面的空地上掘壕部署,四周1千米范围内都是没有任何山丘的平原地形,这些战车无法借助任何地形掩护。虽说印军装甲部队简单挖掘壕沟停放装甲车,确实可以增加其机关炮和导弹的射界,尤其是加强武器的俯仰角,还能够降低战车的被弹面积。然而印军战车因为停泊壕沟内又不容易迅速撤离,16辆步兵战车之间又挨着这么近,开战几分钟内解放军重炮就能够将其一轮带走。

  解放军军属的炮兵旅的PLZ-05 155mm自行火炮,此前就专门进行过使用极限仰角跨山吊射的战法,该战法就是抵近印军阵地前线附近十多千米处,依托前方山脉,PLZ-05 155mm自行火炮抵达射击位置后,根据测算的印军装甲部队部署地点,将155mm主炮上扬至极限仰角状态,对敌进行大角度曲射打击。这个打击方法就是将榴弹炮变为“迫击炮”,适用于打击峡谷和反斜面和其他复杂地形的地面目标单位,打击这16辆停泊在开阔地带的BMP-2战车不要太简单。采用极限仰角跨山吊射的战法有一个优势,就是我方炮兵可依托前方近距离山体将其当做掩体,打击印军部队,而印军即便是炮兵部队发现了我军炮兵部队的位置,无论是使用自行榴弹炮或者是牵引式榴弹炮,都无法对解放军炮兵部队进行反制打击。

  因为目前印军的自行榴弹炮和牵引式榴弹炮,均无法像解放军一样进行极限仰角跨山吊射,他们连一个像样的高原射表也没有,印军炮兵的技战术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也远远不如解放军,所以其火炮无法进行极限仰角跨山吊射。而若其采用常规打击方式,其火炮发射的炮弹也将会因为角度的限制被山体所阻挡,要不就是全都划过了山头、飞向了更远的地方,所以说解放军采用极限仰角跨山吊射飞跃山头射击的战法,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作战方式。

  而打击印军装甲部队的手段也有两种,可采用常规打击方式和末敏弹精确打击方式,目前解放军一个155mm自行榴弹炮营,下辖18门PLZ-05 155mm自行火炮,采用常规打击方式的话可以对其使用破片弹,在数分钟内进行4-5发速射,发射72-90发大口径破片榴弹。以目155mm榴弹炮的精度而言,完全能够做到覆盖印军装甲部队,几轮下去就能将印军装甲部队炸成一堆燃烧的残骸。

  第二种方式就是采取末敏弹精确打击,解放军现在采用的155mm末敏弹,每一发携带2发破甲末敏弹子弹药,命中率在80-90%之间,也就是说解放军155mm自行榴弹炮营,齐射两轮末敏弹,就能够让72发末敏弹子弹药自行搜索印军BMP-2战车,并且对其进行攻顶杀灭打击,平均4.5发末敏弹打击印军一辆步兵战车,末敏弹可以打击移动目标。可以说只要印军被解放军盯上,哪怕其装甲部队跑路也躲不了末敏弹的跟踪打击。

  所以说,印军为了面子好看和满足国内宣传的需要,老搞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幼稚行为,只能是麻醉自己,根本吓唬不了解放军,一旦开战顷刻间就是车毁人亡,全军覆没的下场,印军这么做完全就是自欺欺人罢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