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物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转化为不美,善转化为不善,乃是大道运行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
若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那必然会事与愿违,终究会导致不善的结果的出现。
老子说明事物相互依存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即“无为”、“不言”、“弗始”、“弗有”、“弗恃”、“弗居”等。
当然,人类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小分子,和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中子、中微子等基本元素转化或组合而来的,
在此过程中生过病,犯过错,当然也享受过成功的乐趣,体验过失败的沮丧,也因而知道了什么叫对错、什么叫荣辱。
可在这布满荆棘和矛盾的人生道路上,无论是享受幸福和喜悦,还是体验迷茫和无奈,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既然这样,那又何必给自己制造那么多的苦恼?
矛盾导致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好的结果,一是坏的结果,可人们总是喜欢接受好的结果而难以接受坏的结果,缺少应有的从容和淡定,因而滋生痛苦迷茫,或是悲痛欲绝。
但人人们始终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任何概念和范畴都是牵强的,都没有恰当的概括出大道的真义,
正是因为这种不准确、不完全、不真实的概念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大道的领悟,所以也就无法真正融入大道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境界中去。
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和事,这种无所作为的处世哲学看似消极,其实是一种真正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对人类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
他们能真正理解大道并和大道融为一体,顺应自然和各种变化,也就无所谓“得到”和“失去”,因而也就没有忧愁和烦恼了,这也是智者和凡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