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天津未来中心正式开放变身工业旅游网红打卡地
发布时间:2023-12-30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12月29日,联想天津未来中心暨数字文明艺术展开展典礼在联想(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以下简称联想天津产业园)举行。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天津港保税区区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刘贯虹,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首席市场官乔健,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戴京彤,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市场官王传东等出席活动。

  当天,为期一年的“从未来到未来——数字文明艺术展”正式开展。该展览由联想集团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精心打造,邀请10组国内外杰出的艺术家与设计师联袂呈现,由未来序曲、奔腾时代、数字新生、瞬息万物、遇见未来等5个篇章构成。除了对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展示,天津未来中心还全面展现了基于联想3S战略下的全栈智能布局,包括AI内嵌的智能设备、AI导向的基础设施和AI原生的方案服务,同时以场景化的解决方案来呈现联想如何赋能行业智能。

  “作为智能制造的领军企业,我们期待天津未来中心能够成为联想对外展现领先的智能供应链和业界标杆的零碳工厂的展示基地和工业旅游打卡地。”在开幕典礼上,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市场官王传东致辞时表示,联想天津未来中心是唯一与智能制造工厂形成一体化展示的未来中心,展区面积6900平方米,是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联想集团在国内落地的第四座未来中心,其打造也得到了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王传东表示,在强大的算力驱动下,人与机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边界正在逐渐消失,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数字文明世界即将到来。 “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让我们一起沿着数字的河流,至当下,至未来,一起迈向充满AI与美好的智慧未来。”

  位于联想天津产业园1号楼一层的“从未来到未来——数字文明艺术展”,由联想集团联袂UCCA集团旗下UCCA Lab精心打造,艺术家们将丰富的艺术作品与联想创新故事相互交织呈现,展览旨在用艺术和科技的完美结合,引领观众踏上探索人类数字文明之旅。

  该展览共分为未来序曲、奔腾时代、数字新生、瞬息万物、遇见未来等五个篇章,层层递进,引人深思。

  未来序曲作为开篇,以一系列声音艺术作品回应通信时代下人们探索未来的无限好奇心,展示了数字文明时代的来临。奔腾时代篇章则以个人计算机的迭代为线索,带领观众迈入一个高速发展的“奔腾时代”,呈现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景象。在这个时代,个人电脑的崛起,科技的发展将计算能力带入了家庭和企业,改变了我们的工作与娱乐方式。与此同时,互联网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将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连接,“奔腾”便是对这段高速而充满激情的时代精神的描绘。“数字新生”呈现出一幅21世纪之初五光十色的都市景观,跃动之间,观众随即坠入前沿科技构建的“瞬息万物”的当下,并最终历经一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成的数字海洋,展现了数字世界的无限可能,并在遨游间“遇见未来”的自己。

  在展览中,联想的创新故事与艺术作品相互交织,形成独特的叙事。王传东介绍,“基于构建未来数字文明的愿景与使命,联想集团携手UCCA集团旗下UCCA Lab,于天津未来中心合作呈现,展览以联想成立四十年来代表性的科技发展历程为研究线组国内外杰出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以他们独特的艺术媒介与敏锐洞察,丰富的艺术作品与联想的故事相互交织,表达对不同数字时代的思考与回应。”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联想集团不仅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就,还致力于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通过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合作,也成功打破了科技与艺术的界限。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科技引领未来的独特魅力。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表示,“‘从未来到未来——数字文明艺术展’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迪。它让我们思考在数字文明时代,人类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共同创造美好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联想集团和UCCA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科技、与未来的关系。”

  走进联想天津未来中心,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科技魔力的世界。从前沿的AI技术展示,到数字化的艺术体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创新和想象。位于一层的“从未来到未来——数字文明艺术展”,更是为这个科技魔幻世界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二层则重点聚焦行业智能化,这里展示了联想集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进程。通过丰富的介绍和模拟演示,参观者在这里可以亲身体验到智能化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工作流程,为各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位于三层的“联想智能制造及全球供应链互动体验空间”,深入展示了联想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智能制造技术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这一层通过互动式的展示方式,让参观者亲身体验到智能制造的魅力,以及联想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作为全球科技制造的佼佼者,联想集团一直走在智能制造的前沿。其在国内的“东南西北中”全方位智能制造布局,也充分展现了自身在智能化转型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实力。其中,联想天津未来中心所在的联想天津产业园,作为联想智能制造的最高水平代表,为业界提供了一个绿色零碳、数智引领的未来工厂范例。

  据介绍,联想天津产业园的核心定位是“绿色零碳 智能制造”,这里不仅展示了联想集团对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更体现了其对智能制造未来的远见卓识。这个集生产制造、研发实验、数字化展示于一体,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业界标杆产业园,不仅是联想30年自有制造摸索的“集大成”呈现,也是ICT行业首座从零到一建成的生态级“零碳工厂”。

  在联想天津产业园中,物联网、5G、边缘计算、数字孪生、AI等多项先进智能和绿色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更是融合了近千项联想专利,为联想集团全栈智能布局下的方案服务业务提供了可复制的零碳智造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更在推动整个产业链向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联想天津未来中心不仅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展示平台,更是一个引领未来的探索基地。”据介绍,联想天津未来中心也是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联想集团在国内落地的第四座未来中心。作为联想面向公众的中国科技新地标,联想天津未来中心汇集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展示了联想智能化转型方面的最新成果,观众可以在这里全面了解基于联想3S战略下的全栈智能业务布局。这里还呈现了数字文明演进的历史力量,见证联想如何当下和未来的智能生活,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到科技改变未来,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参观者可以深入了解数字文明带来的变革,以及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随着联想天津未来中心的正式对外开放,一个全新的联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与“从未来到未来”的展览主题相呼应,作为全球PC产业的领导者,过去四十年间, 联想集团也一直在引领行业的未来发展与变革,同时也在持续推动数字文明的进程走向深入。

  从1980年代个人电脑的兴起,到今天“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奔涌而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站在下一个文明到来的起跑线上。一切都可以被数字化,同时一切也皆为数据。在强大的算力驱动下,人与机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边界正在逐渐消失,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数字文明世界即将到来。

  在推进数字文明进程中,经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每次技术浪潮中,你都会看到联想的身影。联想集团40年的发展过程也几乎与中国社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步。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联想承担了普及电脑的重任,率先推出了国产品牌电脑和家用电脑。此外,联想还积极服务商用市场,为千行百业的信息化、数字化铺路架桥。

  在当前的智能化浪潮中,联想集团早在2017年就预见了智能革命的趋势,并打造了全栈智能布局。这一布局包括AI内嵌的智能终端、AI导向的基础设施和AI原生的方案服务,旨在助力AI在各行各业加速落地应用。

  在AI内嵌的智能终端方面,联想集团保持全球PC龙头地位,商用平板电脑连续八个季度稳居中国第一,教育智慧屏跻身中国前三。联想集团已形成强大的智能终端能力,涵盖PC、平板和IoT。联想也在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突破,并在10月24日举行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向全球展示了首台革命性的PC产品——AI PC,它不只是单纯的硬件AI,而是通过建立个性化本地知识库及模型压缩技术,使得其可以运行个人大模型,实现多模态下更加自然的AI交互。

  在AI导向的基础设施方面,联想集团已成为全球第三大AI基础设施和服务器供应商,覆盖云端和边缘算力场景,可满足AI大模型和传统模型的训练、推理需求。其高性能计算稳居全球第一,存储设备跻身全球前五。

  而在AI原生的方案服务方面,联想集团可提供联想大脑嵌入的解决方案、联想混合云解决方案、联想绿色低碳智算中心基础设施和端到端、全周期的联想智算中心服务及联想臻算服务2.0。数据显示,依托全栈智能布局,联想已经帮助三一重工、徐工、陕重汽、冠捷等超过500家中国大中型企业走上智能化转型之路,陪伴诸多实体行业穿越智能化周期。

  当前,站在全球的视野下,数字文明正以“变局者”的姿态,给全世界带来巨变。以大数据、数字化、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

  作为推动数字文明的先行者和重要参与者,在推动数字文明发展和纾解人与数字鸿沟时,联想集团秉承“智能,为每一个可能”的宏大愿景,并以星辰大海的格局和视野,致力于让数字文明真正实现普惠和共享。无论秉承何种愿景,“智能,为每一个可能”或“AI for ALL”, 联想集团始终致力于将最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推动数字文明普及化和为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金文)

  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什么是“数据要素×”?为什么推出“数据要素×”行动?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沉竹林对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23》的数据,中国知识产权指标排名世界第一的包括:专利申请(158万件)、有效商标注册(4270万件)、有效工业品外观设计注册(约280万项)、植物新品种申请(12357件)、本国有效地理标志(9571个)。

  2022年,我国制造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受住了超预期因素影响的大冲击,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稳定居于超过120的较高水平,制造强国建设稳中有进。这是12月28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得出的最新结论。

  为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今年全年制定75种农药在食品中的327项最大残留限量,发布农业行业标准170项,公布首批178个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

  当前呼吸道疾病以流感为主,多数省份已经到达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感染下降,新冠病毒感染处于低位发病水平。

  由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提出设想并主持研制的“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梦飞)”,于12月21日在云南丽江建成,并首次获得蓝黄红三通道同时出光的天体图像。

  互联网基础资源是指域名、IP地址、AS(自治系统)号码及其所构建的域名系统、路由等互联网架构体系与协议。在保障网络互联互通、高可扩展以及支撑各类创新应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最近,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一年级学生李建专,正忙着将他学业生涯的第一个研究成果落地。

  从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国产大型邮轮扬帆起航、深中通道探入海底,到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亚洲最大火电“碳捕手”一展身手……回首2023年,令人欣喜的“首个”“之最”接连涌现。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12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持续完善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综合运用多种审查模式,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和未来产业领域专利申请获权,为绿色低碳技术和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技术供给。

  主动脉瘤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俗称“无声杀手”,通常在破裂之前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一般来说,当主动脉扩张超过其原始尺寸的1.5倍时,就会发生主动脉瘤。随着它的生长,主动脉壁会变得脆弱。最终,主动脉壁脆弱到无法承受流经其中的血液压力,导致致命的主动脉瘤破裂。

  韩国蔚山国立科技大学与美国田纳西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新技术,成功优化了专门用于6G通信的太赫兹(THz)纳米谐振器,将太赫兹电磁波放大3万倍以上。

  但他们也指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在成本和技术上可扩展的潜在解决办法,可安全地降低抗生素处方率。

  朱丘寺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是一处以龙山晚期堆积为主的聚落遗址,遗址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250年至公元前1700年。

  科技名词是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既镌刻着时代烙印,也是透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

  26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发布“超级工程研究”成果。该课题首次系统研究了近现代中国以工程立国这一基本课题,填补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超级工程研究”还精准筛选出跨越古今、涵盖中外的643项超级工程进入排行榜。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12月1日至13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从14日开始,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开始自西向东影响我国,有95个国家气象站点过程最大降温达到或超过20℃。

  从头顶的星辰到脚下的大地,从广袤的宇宙到幽微的粒子,2023年,中国不断取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顺利起飞、平稳落地、跨过水门……5月28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冬季来临,随着病毒性感冒、流感以及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近期因胸痛到医院就诊的儿童青少年明显增多。胸痛是咳嗽造成的吗?还是另有原因?什么情况下应尽快带孩子就诊?

  近年来,西农在苹果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种源创新、肥水高效利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黄土高原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黄土高原尤其是革命老区实现了果香、民富、产业强。

相关内容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