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传统村落:人文与生态的有机融合
发布时间:2024-03-30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村作为农耕文化、乡土民俗、手工艺传统的传承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动力之源。为推动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住房城乡建设厅总结提炼并推广一批我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承、保护、利用案例,展示各地好做法、好经验。

  稻城县香格里拉镇的亚丁村,是首批四川传统村落、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定位“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亚丁村通过基础设施与生态人文环境的恢复提升,修复还原“古村”,留住美丽“乡愁”,将雪山、古寨、藏文化融为一体,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路径,成为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发展样本,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聆听传统文化的声音、抚摸传统村落的肌理。

  黑水县原汁原味的藏式村寨羊茸村,是首批四川传统村落、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当地人叫做“冬巴嘎”,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羊茸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将旅游与生态环境、特色民族风情相结合,探索“旅游+村集体”发展路子,以民宿为支撑、以文化为载体,绘就户户皆是民宿、家家雕梁画栋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此外,村落还提供全程管家式服务,让每一位经过的游客体验到最地道的藏式生活,品尝到最具特色的藏餐。

  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外景拍摄地丹棱县幸福古村,是首批四川传统村落、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土墙青瓦的川西民居依山而建,保留着原有的“山水林田路院”的村落格局和山地肌理,千年银杏“夫妻树”、古城牛角寨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延续着村落的乡土性和文化性。

  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过程中,幸福古村以农、文、旅融合的方式,让古村古韵焕发出了新生机,既是农耕文化的历史沉淀,也是乡愁情感的承载容器,真真正正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之处。

相关内容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