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姓_百度百科(7)
发布时间:2019-09-09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竭忠体国;尽节勤王:上联典指宋文彦博,连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下联典指宋文天祥,德祐初应诏勤王,后为元兵所执,不屈死。

  词书列四绝;诗画第一名:上联典指宋朝诗书画家文同,善诗、楚词、草书、画,有“四绝”之称。下联典指明朝诗书画家文元善,字子长,号虎丘,万历间卒,年三十有六。王穉登铭其墓曰:“画品第一,诗品第一。”

  比文风于邹鲁;标逸致于吴兴:上联典指西汉官吏文翁,庐江舒县人(今安徽庐江)。汉景帝末期,为蜀郡守,兴修农田水利,重视教育,曾派小吏至长安,就学于博士。又在成都兴罗学校,入学者得免除徭役,并以成绩优异者为郡县吏。蜀地文学,比于齐鲁。武帝时令郡国皆立学校,自文翁始。卒后蜀人祀之。下联典指宋朝诗书画家文同。文同,字与可,梓潼人,号笑笑先生。又称石室先生,锦江道人。进士,官司封员外郎。善画竹及山水。元丰间,出守湖州,故亦称文湖州。有《丹渊集》。

  兼八法丹青之胜;擅一时丝竹之奇:上联典指明朝书画家文徵明,初名璧,又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之誉。曾以贡生任翰林院待诏,三年后辞去。擅诗文书画,尤善书画,工行草,精小楷。他名重当代,学生甚多,形成了“吴门画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世称其画兼有赵孟頫倪瓒黄公望之长。下联典指宋朝宁化人文宝,字仲贤,太平兴国年间进士,历官陕西转运使加工部员外郎、忠武军行军司马。能写诗,善篆书,尤其工于鼓琴。

  弹铗始知皆琐旅;枕戈方信是雄才:此联为北宋大臣文彦博《阅史有感》诗句联。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汗青:此联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祠联。文天祥,江西吉安人。二十岁中进士第一名。曾组织义军抵抗元军入侵。公元1276年任南宋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脱险后,南下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联合抗元。1278年在广东海丰被元军所俘,期间作《过零丁洋》诗示以抗元之志。后被押送元大都,迭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在大都狱中所作《正气歌》,尤为世人传颂。公元1283年1月9日被害。

  洛社英凤昌百代;文山浩气壮千秋:上联典指三国魏大将文聘。下联典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

  洛邑耆英,出将入相;庐陵正气,取义成仁:上联典指北宋大臣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天圣年间进士,累官殿中侍御史,庆历末年以参知政事拜相,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判河阳。司马光为相,请他任平章军国重事,后加太师衔,封潞国公。前后任将相五十年,历四朝。晚年与富弼、司马光等人在洛阳组织耆英会,为一时盛事。下联典指南宋大臣、文学家文天祥,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人,理宗时状元,历任刑部郎官、赣州知州、右丞相。德祐初年,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后在镇江脱险,辗转流亡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后退守广东,加少保,封信国公。被俘后写《过零丁洋》诗以明志,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受元人威胁利诱,始终不屈,被害。

  忠季昭明,奚啻青天白日;襟怀潇洒,浑如秋月晴云:上联典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下联典指宋朝诗书画家文同。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文钦仕魏时官至前将军扬州刺史正元二年(255年),文钦与毌丘俭等起义兵勤王,讨伐专权、独裁的司马师——司马昭之兄。

  文震孟(1574年~1636年),明代官员,书法家。明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曾孙。年五十始成进士,为熹宗改元岁,廷对大魁天下。崇祯初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文震亨(1585年~1645年),字启美,系籍长洲(今江苏苏州)。文徵明曾孙,文彭孙,文震孟之弟,文元发仲子。天启五年(1625年)恩贡,崇祯初为中书舍人,给事武英殿。

  文伯仁(1502---1575)明代画家,湖广衡山人,(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侄子。性暴躁,好使气骂座,少年时曾与叔徵明相讼,一度系狱。工画山水,效王蒙,学“三赵”(令穰、伯驹、孟頫),笔力清劲,岩峦郁茂,布景奇兀,时以巧思发之,名在文徵明之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