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报告:用户及时长总盘双双停滞(2)
发布时间:2019-10-29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1.24中老年人群移动互联网体验日渐立体丰富,金融支付、电商、教育工具、地图导航等便捷应用更深渗透到中老年人群

  1.25中老年人更爱在抖音、快手观看短视频内容消磨时间,在微博、微信中参与日常社交和通讯活动,在手机淘宝、拼多多上购物

  2.1移动互联网巨头们已经从流量的竞争升级到平台的竞争,全景流量布局已经成为必然

  2.2生活服务、移动购物、旅游服务等行业多选择全平台布局,微信小程序中手机游戏行业表现突出;依靠百度搜索精准推荐,移动视频行业在百度智能小程序占比最高;而支付宝小程序则把支付和消费场景叠加,重点布局购物和生活服务行业

  2.3 微信月活用户规模已经接近9.5亿,渗透率已经高达83.6%; 用户使用小程序的习惯已经养成,月人均使用微信小程序接近1小时,行业类型也增加至5个

  2.4今日头条App布局全景流量,利用小程序生态触达不同渠道不同结构的用户群

  3.11私域流量池的闭环打法,业内已经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断在内容、产品、裂变中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最适合本企业的高转化、高口碑、高复购的正向循环路径

  3.12西贝莜面村通过公众号、小程序、社群等手段构建自己的私域流量客群,7月以来多波次主打家庭和亲子场景的营销活动拉动其小程序用户快速增长

  3.21垂直型应用以深度内容为纽带,吸引特定兴趣人群消费内容并深度交流,形成社交关系链,孕育出各种圈层文化

  3.22 社区内容定位直接影响用户活跃度和粘性,二次元创作分享平台LOFTER、直男社区虎扑、精神社交平台Soul等平台通过差异化的内容吸引到一批属性、兴趣接近的重度用户

  3.23 垂直社区用户属性非常突出、兴趣集中,如LOFTER以24岁以下年轻女性为主,二次元创作分享行为活跃;虎扑是典型的男性社区,对于生活服务、运动等领域兴趣突出

  3.24综合型平台的大V的粉丝,受大V定位和内容影响明显,属性特征明显,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3.31新生代用户消费理念升级,“盲盒经济”盛行,为兴趣买单,物品价值和付费意愿与商品使用价值关联度越发减弱,泡泡玛特小程序用户增长迅猛

  3.32 球鞋经济和盲盒经济中用户性别区隔明显,在上线购买功能后毒App用户留存有明显提升

  电商类广告主要包括三种投放形式:1、品牌直投广告;2、品牌广告投放直接导向下单购买;3、与泛电商平台通过联合营销方式,整合品牌方做传播推广。广告主投放趋势更贴近下单环节,注重泛电商平台的效果的转化。

  以快消品为例,2019年前三季度,快消广告主联合泛电商平台投放趋势比较稳定,落地页在电商平台的在下半年涨幅较快,尤其在京东618前后投放达到了最高值。

  4.2 广告主投放趋势2:媒介组合投放,与KOL活动整合投放天次与媒介组合主要反映广告主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更具个性化。

  从广告投放追求贴近或无缝对接销售的趋势看,与KOL活动整合,提升精准触达和转化,也是营销发展必然趋势。

  4.4 媒介组合与KOL触达人群接近,组合提升广告覆盖范围,精准触达目标人群

  从“阿玛尼粉底广告”两种营销方式上来看,触达TA的受众画像比较接近,男性用户关注美妆品类不亚于女性,KOL触达的人群更为年轻,30岁以下占比超过了50%。

  4.5 投放媒介趋势:视频类媒介优质广告主资源丰富,暑期投放较集中从媒介行业来看,视频类媒介是广告主比较青睐的投放渠道,以碎片化,******内容为主流的短视频平台在暑期吸引了更多广告主的曝光。而实力较强,创意质量高的广告主会把更多资源投放到长视频媒介中。

  5.1 线下商超、便利店及食品酒水品牌纷纷搭上“新零售”的高速列车,搭建并持续运营移动端平台,以实现高效的消费者运营,与同行业及服务形式日益丰富的电商平台展开竞争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