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发布时间:2025-08-20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当前,我国正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產力发展,作為特大型建筑央企,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四局)“向新而行”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装设备迭代升级。

  近年来,中铁四局新增国际专利94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612项、国家级科技奖项5项、国家级创新成果10项,以及省部级科技奖项和管理成果共计279项﹔获评全国质量诚信标杆企业、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诚信典型企业,并蝉联中国建造“铁路工程品牌企业”荣誉称号。

  為进一步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產业更好更快发展,2022年3月,中铁四局管理研究院成立了先进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智能化建造等相关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和產品研发。

  几年时间,一项项研发成果在中铁四局各个项目落地生根。在亚洲最大的高铁制梁场——中铁四局沪渝蓉高铁宝慧制梁场的智控中心大屏幕上,一个数字孪生的虚拟梁场将现实梁场的生產场景实景復刻。这座梁场的“大脑”基於铁路工程管理平台,按照“1+8”模式搭建,即在1个智控中心内依托三维孪生系统、运架管理系统等8大系统,实现预制梁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全国高铁建设中首次打破铁路工程管理平台与梁场生產系统信息交互的壁垒,实现了梁场安全数字治理、生產智能排程、全工序智能调度、生產无人少人、箱梁档案智能生成等全新的管理模式。

  作為国内高铁建设的主力军,中铁四局还积极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铁路施工技术融合攻关,推动智能系统的研发应用。在今年北京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现场,中铁四局参与研发的铁路装配式预制构件生產线,预应力钢绞线切割、锚穴凿毛、梁端打磨一体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装备纷纷亮相,彰显了企业的创新实力。

  在城际铁路建设领域,中铁四局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伴随着直径13.8米的“京滨同心号”盾构机破土而出,由中铁四局承建的京滨城际铁路二期天津机场1号隧道正式贯通。工程使用的“京滨同心号”盾构机,是国内第一台用上自动驾驶系统的盾构机。為了更好地让盾构机朝着预定方位安全前行,中铁四局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创新开发智能掘进、智能拼装、同步双液注浆、智能泥浆处理等4项智能化掘进技术,只要“一声令下”,所有工序就精准完成,实现了国内首次大盾构“一键啟动、无人驾驶”的目标。此外,在高速公路、房建等建设领域,中铁四局大力推广“BIM+GIS”实景建模、AI安全监管系统等智能建造技术,让工程施工变得更聪明。

  2024年11月22日,由中铁四局建设的集研发、生產於一体的国内一流钢结构智能制造產业基地正式投產。该基地主要从事钢结构建筑工程配套產品、桥梁钢结构、海工钢结构等研发及制造,每年可完成钢结构制造、安装產量近20万吨,產品辐射长三角及沿江沿海地区。这是中铁四局改变传统工程建造模式,实现工程建造工厂化的又一重大举措。

  走进这个基地,其引入的智能焊接机器人生產线,通过由多台智能机器人组成自适应焊接集群,配合目前新一代“免示教”智能焊接系统,经过三维扫描后自动建立焊接模型,实现了单元件高精度自动化焊接。加工场地也没有过去杂乱无章、尘土飞扬的景象,生產更加高效规范。

  為实现施工构件的标准化、模块化生產,中铁四局早在2023年就提出了要加快落地一批工业化生產基地的目标。由中铁四局建设的狮子洋通道智慧梁场项目承担了管段内共计7790片箱梁的预制任务。為此,项目团队创新研发了钢筋自动化生產线,使梁场钢筋自动化组装成型率达到80%以上,用工量减少60%以上﹔自主研发了智能液压模板系统,使单孔制梁周期缩短30%以上,模板共用率提升至80%以上,远期综合成本降低约25%。

  中铁四局还在广深高速公路穗莞段改扩建、安盘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了多座智慧梁场、智慧钢筋加工厂,集成应用了多项首创科研成果,建立了完整的智能工业制造体系,為打造精品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中铁四局不断推动工程装备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迭代升级,立足铁路、公路、房建等建设领域,参与研发推出了35项新型智能工装,助力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成渝中线高铁等眾多重点项目跨江渡河、穿山越海﹔公路小箱梁钢筋骨架自动化成型生產线、公路箱梁柔性定位网加工中心等21项工装设备投入使用﹔柔性定位网自动加工设备获评2024年度第三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一种智能铺轨方法及智能铺轨装备获第25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在南京寧淮城际铁路跨马汊河128米连续梁施工现场,两台6米大节段悬臂智慧造桥机严丝合缝地包裹住两岸桥梁,操作人员通过遥控操作平台让“钢铁臂膊”不断向前延伸,以10天浇筑一节段的速度,助力该连续梁按期合龙。

  这台“大家伙”创新採用了新型承重杆件系统、模板系统和平台防护系统等,有效解决了传统挂篮施工中结构復杂、安全隐患大等难题,将马汊河大桥连续梁悬浇节段由16节优化调整至10节,节省模板拆装时间40小时、矫正时间6小时,缩短工期约2个月。

  据介绍,传统的铺轨施工现场需要由多个作业班组紧密配合,而中铁四局研发的无砟轨道智能铺轨机组,隻需操作人员操控遥控按钮就能完成长钢轨的精准牵引和推送、滚筒的精确布放等工序。该组设备集轮胎、轮轨和履带走行於一体,由长钢轨智能分拣车、长钢轨智能推送车等4个设备组成,可节约辅助作业人员63%,已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当前,一幅幅“向新而行”的新图景正在中铁四局各个重点项目徐徐展开。这不仅是机器人的灵动操作,更是创新基因的賡续传承﹔不仅是工装设备的升级换代,更是企业智慧的集体绽放。随着创新引擎的持续发力,中铁四局已在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路上加速奔跑。(文良诚)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