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诞生于公元前6-4年,(由于计时缪误导致宗教上认为耶稣诞生于公元元年),基督是耶稣门徒对他的称号,意为“救世主”,希伯来语称为“弥赛亚”,意思是由上帝“受膏”(在脸上涂抹彩膏而委以重任)来拯救世人的救世主。据传,耶稣是圣母玛利亚与上帝之子,童贞女玛利亚通过圣灵与上帝结合,产下耶稣,而玛丽亚的丈夫约瑟实际上只是耶稣的世俗父亲,也就是养父,耶稣的生父是上帝“耶和华”。
由于约瑟是纯正的大卫后代,且耶稣诞生于约瑟家,因此耶稣是犹太人,而且是大卫的子孙。
少年时代的耶稣才思敏捷,宗教素养极高。对犹太教义具有独到非凡的见解,经常与当时最博学的犹太士师论道。这些年老的士师们旁征博引,但就是辩不过这个少年,耶稣的论证逻辑之精密,比喻之恰如其分,宗教素养之深厚,实在是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所谓博学者。
由于耶稣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对宗教的独到见解,被当时的犹太教视为异端学说,耶稣遭到犹太教和当时占领耶路撒冷的罗马帝国的双重迫害,公元33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其实,耶稣是虔诚的犹太教徒,他和他的弟子,并没有创立新宗教意图,耶稣死后,他的门徒流亡至欧洲,正式创立了基督教,因此说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
基督教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帝国对流亡犹太人的迫害时有时无,第一次大规模的迫害活动开始于1096年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圣殿骑士团的戈弗雷声称“要血洗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占领的圣城耶路撒冷,为耶稣复仇”,从此犹太人真正的噩梦开始了,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
基督教与犹太教有着千四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犹太人遭受着基督教1000多年的迫害,自中世纪以来,犹太人的赋税就要比基督徒高3-4倍,且任何一位日尔曼国王都可以“有权焚杀境内的所有犹太人,或者保存他们的性命,但要收取其三分之一的财产。”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既有继承又有分离。在1、2世纪,罗马统治者认为基督教无非是犹太人的教派,对基督教和犹太教一律迫害。自君士坦丁大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后,特别是从6世纪起,基督教迫害犹太教,历次十字军东征把犹太人与穆斯林同样视为敌人。
然而,历代基督教神学家向犹太教圣经学家寻求指引,犹太教神秘主义也不断对基督的神秘主义派别发挥影响。2世纪以后,基督教又从希腊文化吸取营养。一些神学家认为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就是弥赛亚,他成为肉身就是耶稣基督。柏拉图对现实世界的唯心主义解释,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和知识的论述,都渗入基督教义。基督教的一部分崇拜仪式和赞美诗也可溯源于希腊密教和神秘哲学。
在基督教作为罗马帝国国教时代,特别是4世纪未,皇帝狄奥多西登位之后,信奉异端成为应受国家制裁的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4—8世纪参加帝国宗教会议的主教们往往将少数持不同宗教观点的人宣布为异端,当作国贼加以剪除。中世纪教会为了维护正统教义,根据教会法成立异端裁判所并颁发《教廷目录》。
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太三13~17,廿八19;林后十三14)。
世人都遗传了从亚当而来的罪性(就是原罪)因此人在上帝面前都被定罪。(罗一18~23,三10,23)
人能在上帝面前罪得赦免,乃是因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及愿意接受耶稣基督成为生命的救主(罗三24;林前十五3;弗二8、9)
耶稣基督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上帝的圣子,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上,亦是旧约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他来不是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压迫,而是要把所有人从罪恶中救赎出来(可十45;约一13、14,八46,十30;来四15;彼前二24)
人并没有原罪,但上帝赋予人自由的权柄,在行善与作恶之间作决择。每个人都应为他自己负责。
犹太教认为耶稣是一位优良的伦理教师或是一位先知,而不是弥赛亚。更不是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