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点很难扭转,人们总爱拿西医临床与健康管理尤其是中医养生理疗来做比较。人们习惯了西医的‘药到病除’和手术直接切除病灶,对于健康管理和中医养生的长周期调理,很难迅速扭转观念。”刘志强说,这是健康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任何一个市场、一个领域、一个行业的兴起,前期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李勇说,尽管他挺过来了,但不等于这个市场的前期风险已经化解。
他之前在糖尿病医院之外,又开设了一个健康管理中心,把服务范围从糖尿病拓展到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人的日常监测和健康管理上,同时也经营一些在业内口碑很好的保健产品。
但权健事件对国内保健品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李勇为了规避市场风险,不得不收缩业务。
“而且市面上的健康产品和服务鱼龙混杂,老年人吃亏上当的案例很多,对行业市场的影响很大。”李勇说,幸好有关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目前虽仍有漏网者,但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了。
做俄罗斯商品贸易的王洪安与朋友也创办了一家养生会馆,还与大庆振培肛肠医院签约,把天津第一医院的一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技术引入到大庆,落地振培医院。
十一假期,王洪安并未休息,而是奔赴辽宁考察当地特产。他告诉记者,目前他的健康管理项目发展不错,基本算是度过了前期的市场教育阶段,接受的人越来越多。
“有些创业团队或民营机构,限于资金压力,往往挺不过市场培育期就阵亡了。”由传统行业转型而来的健康管理项目创业者于俊丞告诉记者,他们就几度濒临绝境,“这种感觉很难受,明明曙光就在前方,我们却有可能在黎明前倒下。”
王洪安则认为,老百姓更关心安全问题。毕竟,新技术、新产品、新的服务模式,让老百姓彻底放下防备去接受,这需要一个了解和认知的过程,需要通过一个个成功案例来破除防备。
“这个周期会比较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不是一般团队或企业能够承受得了的。所以,市场教育应该是所有从事这项事业,参与这个领域创业的人共同的使命。政府和媒体也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刘志强说。
近几年大庆市委、市政府对健康产业,尤其是涵盖健康管理产业的健康服务业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大庆在省内率先建立并实施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既包括传统养老机构的生活护理、精神心理、老年文化服务,还包括医疗康复服务,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还催生了新业态。
2016年,大庆被确定为全国38个健康城市建设首批试点,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城市,可谓大庆发展健康产业的强心剂。
为落实国家支持中医药医疗保健和健康服务业的有关政策,大庆也做出了相应部署。
2017年,大庆发布《“健康大庆2030”规划》和《大庆市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从2018年起开始实施“健康大庆”十项重点工程。
其中,就包括健康产业工程和健康文化工程。健康产业中包括健康服务业,健康文化工程则涵盖全民健康教育体系,这是对健康服务业莫大的支持。
同时,大庆还依托高校资源,建立专业化的照护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并依托生态资源,建设综合性健康养生基地,推动旅游、健康等业态嫁接融合。
9月29日,国家21部委联合发布了《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明确提出,到2022年形成若干有较强影响力的健康产业集群,为健康产业成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行动纲要》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10项重大工程,其中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提质工程、健康服务跨界融合工程、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工程、健康保险发展深化工程、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健康产业人才提升工程、健康产业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健康产业综合监管工程等等行动计划,都将对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极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