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商业办公项目违规拆改专项排查工作现结合不嫩职能分工和属地管理要求,制定专项排查方案。
近期,我频繁收到多位网友的愤怒投诉:称之前买的公寓楼,莫名其妙变成了办公用房。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有些业主,不得不诉诸于向开发商维权。
这份文件指出:要充分认识商业办公项目违规拆改的多发性和潜在危害性,各区各部门坚持上下联动、属地管理、全面清查、整顿治理、督查问责、力求实效,集中开展商业办公项目拆改销售排查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排查工作全面彻底、取得实效。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排查范围:按照严守底线、突出重点、分类处理、集中打击的要求,梳理全市范围内2016年1月1日后去的规划许可证的商业办公项目;同时,对2016年1月1日以前取得规划许可证但矛盾突出、群众集访群访的商业办公违规拆改项目同时进行登记排查。
排查重点,一共有六项:包括延期减负、虚假宣传、违规拆改、水电设置违规及违规开通燃气等:
2、不能按期交付的,开发企业在房屋竣工验收备案后到交付前,对房屋进行违规拆改后,无法办理相关手续导致延期交付。
3、存在虚假宣传误导的,开发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将商办用房宣传为公寓房出售,涉嫌虚假宣传误导购房群众。
4、产生消防安全隐患的,改变房屋实际使用功能,开发企业违规拆改,导致消防设施破坏或消防通道堵塞。
5、水电气线路设置违规的,违规开通燃气设施,违规承诺按照民用水电气标准收费。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各部门按照相应职责指导排查、各区政府集中组织对辖区内不同阶段的商业办公项目进行排查。
(一)规划资源部门负责地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加强建筑形态、功能布局、空间分割等内容的审查,杜绝潜伏设计、防止引发后续矛盾。负责会城管部门、司法部门对商办项目该公寓行为研究定性;负责提供辖区范围内2016年1月1日后取得规划许可证的商业办公项目明细。
(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加强商办项目工程质量监管,落实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四方主体责任,在工地树立格式化公示牌,公示内容要齐全明晰,项目性质、禁止事项等与购房者息息相关的内容要特别注明,由规资部门提供房屋性质、规划用途,不得违规拆改等事项,竣工验收备案成果同步推送至各相关部门及区政府,便于后期加强监督,负责指导燃气经营企业根据项目规划用途,进一步明确商办等非住宅项目的燃起入室申办条件及要件。
很多人不明白,公寓和办公到底有什么差别,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公寓楼可以用来居住,但办公性质的房子,是不能用来住的。国内其他城市,曾经出现拆除办公房间内卫生间、上下水等,对买房人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而投资的买房人,无论是租还是卖,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办公性质的房子还有这样的风险:销售时样板间有水电气,但交房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买的房屋根本就不能通燃气。会造成很多困扰。
在这里提醒购买公寓的买房人,拿出你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仔细看看一看:你的合同中,商品房用途那一栏,会出现“住宅”“公寓”“办公”等不同性质。赶紧去看看你的房子到底是办公还是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