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禾原点 · 乐金鑫:人工智能不是一个产业而是必须拥抱的时代50(2)
发布时间:2019-09-26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当下,我们的生活又发生哪些改变?大家最近可能会观察到的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以C端为中心。用原来的B更多向微观和小型化聚焦,更多观察到C端的需求,即C2M。每一个产业链上的工厂,包括每个制造环节会以消费者的价值链为核心,这样核心价值观的改造导致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关系和产业关系发生重塑。大家围绕消费者来重新构建这样的产业链,会产生一些新的业务模型和盈利方式。

  在这样的一个工业场景下,要实现这样的C2M即一切以消费者价值为中心,该做哪些事情?

  第一,在工业基础上,传统的工业经过互联网的加持,已经实现了工业大数据、工业物联网,以及每天在用的所谓云计算,本身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分布和连接的基础。

  其次,再往上走,不管用一些先进的硬件加持方式,或者用软件协同的方式,类似于看到的3D打印,包括广泛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当然基于整个连通的软硬件基础,要特别注重网络安全。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安全也是尤为重要。最后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产业的经验,累积汇聚成这样的专家系统,加持到产业链上,因此硬件+软件打通了这样的价值链条。

  最后从上层来看,在这样的一些工业场景下,还有没有更多的展现形式能够移植到工业场景中,使原本的工业场景发生行为模式的改变。比如说用AI的技术,能够帮我们去预测生产环节和未来的一些生产瓶颈,同时类似像AI的技术,大家现在也会观察到可以用在对人员的培训、整个生产流程当中一些信息的获取加持,因此这样从底层到中间,再到上层应用,类似于我这边点到的九大技术,它们都在在整个产业链的各个阶段去加持现在的工业基础。

  作为一家专业的投资机构,我们在市场上活跃了将近2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一直专注在这样的技术领域赛道上做投资。

  这边用简单的示意图去展现现在大量的制造和工业环境下所构建的生产环境。这里面最左边的部分包括物流,物流部分有实体的物流,也有信息的物流。中间有传感的部分,搭建了整个信息沟通的渠道。

  再到整个生产环节会发现,未来生产环境当中有两个世界同时存在,一是现实存在的真实环境,有管理人员、生产人员,还有执行机构即机器设备在做生产制造,同时还有用先进技术叠加一个虚拟的世界,更多的承载了信息流的部分,能够实时感知、检测环境,形成完全闭环的正向反馈。这样的加工制造环境比以前的产业链来得更加灵活、柔性,更加符合集约化未来的生产形态。

  这边我会把它简单分为从最底层的基础层,包括机器设备、物流设施、厂房等等,到中间的高速公路所谓的网络层,再到整个生产环境当中的一些执行机构、设备、工业机器人等等执行层,以及到最后产出,在应用层的阶段。

  基于刚才给大家展示在人工智能加持下面临的生产环境的变化和应用技术,作为机构来讲,核心关注这些在产业上,包括各个链条环节上产生的变化。比如说在基础层上看到芯片的国产化,包括半导体材料,以及在整个底层阶段的传感器应用。

  在整个网络层看到现在的网络越来越往平台化发展,而且网络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算法上要求越来越智能,在交互上要求越来越自然,人工智能是寻求自然的人与工的交互过程。

  在执行层看到设备的自动化、产线的智能化,包括全球链条的一体化,以及适应这种按需生产的柔性化和个性化的方式。从应用层来看,整个万事万物会逐渐互联,在制造过程会要求可视化的操作,过程当中越来越感受到以前的机器是替代了人做不了的事情,但是现在的机器是替代人该做的事情,因此看到了人机协同和友好协作交互方式。

  刚才提到在生产关系和信息传导过程当中对安全的重视,因此类似于区块链的技术也会应用到生产当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