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指出了“我国已成长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寄递市场”,并且在快递业务总量和成交金额上均实现了不俗的成绩:
一方面,国内快递业务量从1988年的153万件提升到2018年的507亿件,年均增速高达41.5%,包裹快递量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预计今年国内快递业务总量有望超过600亿件。
另一方面,1949年我国邮政业务总量仅1.6亿元,到去年年底全国邮政业务总量达12345亿元,增长了7700多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快递行业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这一行业已慢慢开始向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换挡降速与稳定发展迈进,而在这个换挡降速与稳定发展的过程中,也进一步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更新迭代,并由此催生了不少行业机遇。
那么,令人好奇的是:这个发展神速,身处朝阳光环下的快递行业,究竟潜质如何呢?
事实上,不得不说的是,在中国快递行业可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邮政通信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从商朝至清末,在国家已经开办近代邮政之前,中国的邮驿通信已经经过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了。
不知是不是历史悠久的缘故,我国在发展快递这一行业时特别得心应手,发展速度实在是让人咋舌不已——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且份额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具体而言,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会议上表示,当前我国的快递行业主要呈现了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乡镇农村服务不断增加等特点,具体如下:
其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1949年我国邮政业务总量仅仅1.6亿元,但到去年年底,全国邮政业务总量已经达到12345亿元,70年间增长了7700多倍。与此同时,快递业务规模也连创新高,快递业务量从80年代的153万件提升到去年的507亿件,今年有望突破600亿件,30年年均增速高达41.5%,包裹快递量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
其二,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具体来看,目前国内已基本形成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综合利用的格局。在2018年,全国已建成了230多个邮政和快递类专业物流园区,邮路和快递服务网路单程长度达到3944.8万公里,拥有各类营业网点27.5万处,分别是1949年的56倍和10.4倍。此外,全行业拥有3家货运航空公司,运营全货机115架,邮政、快递服务汽车32.2万辆。
其三,服务民生能力不断增强。就目前而言,国内快递服务已从遍布城乡逐渐开始向村一级延伸。去年,全国共建成村邮站17.8万个、“邮乐购”站点61万个,基本覆盖了行政村。此外,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超过了95%,邮政业年服务用户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亿人次,支撑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突破了7万亿元,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超过7000亿元。
此外,不得不说的是,国内快递业得以迅猛增长,电商这一大业务可谓是“功不可没”。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快递业迅猛增长的十年也正是国内电商异军突起的十年,我国网上零售交易额从2011年的780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9.01万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42%。
那么,在2018年的507亿件快递中,由电商而来的快递件又贡献了多少呢?据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电商快递件数高达388亿件,占整个快递件数的比例达76.53%。而这也意味着,国内快递业的大半壁江山是由电商一手撑起的。
不过,正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样,近年来随着电商红利的逐渐消退,电商快递增速放缓,整个快递行业的增速也随之放缓。据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电商快递单量分别同比增长41.3%、33.6%和28.5%,相应的,国内快递单量分别同比增长51.2%、28.1%和26.3%。
而在其中,值得一说的是,随着快递行业头部玩家不断开疆扩土占据市场份额,这一个行业的市场格局则变得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