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Blackwell架构芯片于3月初推出后,至今已“生产了有一段时间”,于2025财年二季度发货,将于三季度增产,有望在四季度安装进客户的数据中心;预计今年Blackwell架构芯片将带来大量收入。
英伟达CFO Colette Kress指出,H200和Blackwell架构芯片需求将远远超过供应,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到明年。
5月20日还有消息指出,超微电脑明年将出货逾1万柜搭载GB200的AI服务器,在英伟达整体GB200机柜中占比高达25%。供应链近期已陆续接获超微电脑备货通知,超微电脑开始加大对供应链催料的力度,甚至直接开出明确的出货量目标数字,以强化供应链信心,并且期盼供应链能提早备货,让明年搭载GB200的机柜能准时送到终端客户手上。
KeyBanc分析师之前曾给出预期称,对英伟达GB200机架级计算系统的需求将会很高,平均售价可能在150万美元至200万美元之间。该系统将英伟达的Grace CPU和Blackwell GPU结合在一起。英伟达的GB200可以产生900亿至1400亿美元的年收入。
英伟达在GTC大会一发布GB200之后,其采用的铜缆产品便引发极高关注,“高速铜缆”概念股迅速蹿升;上周另一则大摩电报的传言则让市场将目光投向了玻璃基板,相关概念股同样连涨多日;21日还有消息称,英伟达正规划将扇出面板级封装提早导入GB200,从原订2026年提前到2025年。
长江证券指出,此次GB200 NVL72架构的变化导致过去应用在DGX系列服务器中的传统UBB消失,过去UBB采用多层板PCB方案,而新增NVLink Switch Tray有望采用HDI方案。
GB200 NVL72是一个全机架解决方案,其整机集成度不断提升,同时性能、高频高速材料、带宽传输速率、功耗散热各个维度均有成倍提升。而集成度提升对应PCB布线密度提升、以及传输和散热能力的提升正是HDI板优势所在,其中NVLink Switch PCB类似于交换机产品或采取HDI方案,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器HDI的用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伟达的AI叙事中,如果说CUDA是护城河核心,那么快速迭代的产品路线图或许是其之后的又一坚实堡垒。
在此之前,英伟达大约每两年会推出一次新架构:从2020年的Ampere,到2022年的Hopper,再是今年的Blackwell。但如今,更新间隔将直接砍半到一年。在这次业绩会上黄仁勋表示,英伟达现在将每年设计一次新芯片,“继Blackwell之后,还有另一个芯片,我们的节奏是一年。”
黄仁勋并未公布这款芯片的具体名称,不过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在今年5月8日曾透露,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R系列/R100 AI晶片将在2025年四季度量产,系统/机柜方案预计将在2026年上半年量产。R100将采用台积电N3制程与CoWoS-L封装,预计将搭配8颗HB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