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问木村:“你有没有特别想扮演的角色?”木村回答,那是一个专业团队无数人的努力,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十三邀》李诞那一期,李诞问许知远为什么要做访谈节目,许知远说没办法啊,我得挣钱(养书店)。
最近我们团队招聘,一个应聘者说她觉得如果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就很难做好,所以她想做自己喜欢的。
我问她现在喜欢什么,她说喜欢做运营,报了很多网课,也把难啃的《运营之光》啃完了。
运营是一个特别琐碎的活儿,需要细心、耐心与决心,这些她都没有。她之前所了解的运营,是像将军一样运筹帷幄、指哪儿打哪儿,实际做起来,发现最重要的,不是你站上指挥塔怎样做,而是你如何爬上这个指挥塔。
这个过程,是平平淡淡加默默无闻,无鸡血、没段子、不励志,无论是讲师做讲座,还是作家写书,都会选择性地忽略。
离职的时候,她跟另外一个员工说:“我还是要去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喜欢的事情,我做不好。”
女孩才24岁,我很想告诉她,如果你没有能力做好自己不喜欢的事,那么,喜欢就会变成弱者的借口。
强者谈坚持,弱者才谈喜欢。一句不喜欢,可以甩掉所有的不努力、不作为、不坚持。
它代表某一个时间节点的短暂情绪,无论是你喜欢的工作,还是喜欢的人,长久相处的时候,都会发现里面包含着诸多不喜欢之处。
主持人窦文涛说过一件事。在《锵锵三人行》火爆之后,台里决定给他一档时事节目,叫《文涛拍案》。与《锵锵三人行》的风格不同,《文涛拍案》讲大案要案,内容黄暴、不设嘉宾。
窦文涛后来在《圆桌派》上回忆这段时光,说因为不喜欢,总担心做不好,常常一期节目反复录四五次。
“有一天录完节目下班,已经是清晨6点,深圳暴雨如注,那一刻我心里只有四个字:生无可恋。”窦文涛说。
你瞧,再光鲜的人、再顺利的人生、再喜欢的事,也会有那么一些时刻,心生厌倦,甚至生无可恋。
小到保持身材,大到养家糊口,做好任何一件事,都不能仅仅凭兴趣,而是靠专业、信念与坚持。
凡事谈喜欢,动不动还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我敬你是个不识人间烟火的小宝贝。
这样的小宝贝,我劝你敬而远之,因为他们不仅自己一事无成,还专业坑搭档、坑队友;说好听是文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说不好听点,就是情绪化,不负责任。
我的副业是开咖啡馆。这个行业,只谈喜欢,不谈责任的人特别多。我一个朋友拿50万出来开店,请了一个合伙人。合伙人特别喜欢做咖啡和烘焙,开咖啡馆也一直是她的梦想。
听上去很完美,对不对?但老司机要告诉你们,创业谈梦想、干工作谈喜欢的,基本都不靠谱,记住这一点,你能规避人生99%的坑。
朋友的店开了不到半年,合伙人的激情就余额不足了。产品不上新,管理不上心,四五月正是生意旺季,她却要出门旅游,一走20天。我朋友求她:“等七月好不好,淡季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现在好不容易有点生意。”
我朋友差点晕过去——姐啊,当初开店的时候,你不是说开咖啡馆是你最喜欢的事吗……
喜欢,是孩子的脸、六月的天。人生漫长,诸多无奈,我们终究不可能以喜欢抵达成功,更不可能以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我家小美从4岁开始学钢琴。我对她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就是希望她能从小坚持去做一件看上去很美、实际上枯燥得要死的事儿。
报班之前,我问过她,她说喜欢。后来每到练琴的瓶颈期,小美都恨不得把钢琴砸了。
朋友来我家看到,建议我别逼孩子,还是选一个她喜欢的事情让她做,才能事半功倍。我告诉你们,这种鸡汤千万别喝。
喜欢是我们的本能;同时,喜新厌旧也是我们的本能。如果凡事按照本能,人人都是loser兼渣男、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