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宫血宁胶囊的作用到底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2-12-31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2021年,江陵县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谋发展”,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抓好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四个环节,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围绕我县煤化工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医疗教育、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发展,开通事业单位“绿色通道”,引进82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硕士研究生34人,“双一流”高校本科14人。

  围绕“回归家乡、建设家乡”的主旋律,持续开展“干部回归”工程,近年来先后引导43名在岗在编的异地优秀人才回归江陵,解决两地分居、赡养老人等问题,以实际行动关心关爱干部人才,维护我县人才队伍稳定。

  统计摸底我县企业人才需求,帮助华鲁恒升引进化工、机械等专业人才236人。持续开展“我选湖北圆梦江陵”计划,吸纳751名高校毕业生来江返江就业见习和实习实训,引导632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发放生活津补贴87万余元。

  通过“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19名优秀青年农民进入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委托湖北中医药等专科学院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28人。坚持以赛育才,连续4年举办“江陵工匠”技能大赛,引领技能强县建设。

  广泛动员和组织优秀人才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支教义诊、农业技术教导和科技文化普及。开展“科技下乡”60余次,“文化下乡”50余次。选派15名专家医生下乡坐诊,16名优秀教师下乡支教,130名科技特派员开展农技指导。面向社会公开招聘68名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助理,充实乡村振兴人才力量。

  以强化教育基本功为主题,开展教育人才培训28场2000余人次;以提升专业水平能力为主题,开展卫健人才培训280场4000余人次;以增强创业致富本领为主题,开展生产经营、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创业等培训1万余人次。

  全面了解各类人才的个性与特长,最大程度发挥人才优势和潜能,让“人才有用武之地”。选派8名创新意识强,善于运用新思路的引进、回归人才,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选派7名农技专业硕士研究生,充实我县乡村振兴工作“智力尖兵”。2021年全年选派122名优秀党政人才到征地拆迁、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一线岗位挂职,为我县重点领域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2021年是换届之年,进一步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吸纳,推荐125名企业人才,84名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针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民生问题、环境生态、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提出相关议案和提案,为我县全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县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克服观念、体制等方面困难,跳出论资排辈的陈腐观念,大胆破格起用有才干的年轻人,对引进34名硕士研究生按照事业单位管理8级岗位对待,2018年引进的16名人才目前都已担任单位中层干部或者业务骨干,立足所学解决行业和单位发展难题,确保发挥引进人才“黄金期”作用。

  高标准建设县乡两级人才公寓,统一配备家具家电,实现拎包入住。目前我县人才公寓一期利民小区72套公寓先后解决117名人才住房问题,减免租金30余万元。投资近2000万建设完成133套乡镇人才公寓,完成人才公寓二期鹤城小区128套家具家电等配套工作,为人才提供优越的居住环境。

  以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打造了服务面积2500余平方米人才超市,2021年新入驻人才超市团队17家,目前在孵团队45家。2021年创建创新创业平台7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4个。加快培育企业创新平台,合聚高分子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鑫宝马弹簧等4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隐形冠军企业。

  安排10万余元慰问资金,对我县各类人才和人才团队开展春节走访慰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意见》,着力提高人才政策“含金量”,以政策优势集聚人才优势,为“壮大两新产业,打造一城三区”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