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25军出身红四方面军为何长征后不去川陕苏区而是北上陕北?
发布时间:2024-07-17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众所周知,红25军出身鄂豫皖苏区,曾是红四方面军的一部分。不过,红25军却与红四方面军仍有一定区别。

  因为,红25军是在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晚苏区之后,由仍留在当地根据地的红军部队重组而成的。因此,红25军虽然出身红四方面军,但是与红四方面军主力仍有一定差别。

  1932年10月,面对蒋介石30万重兵的第4次围剿,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遭受了重大损失。在已经无力打破敌人围剿的情况之下,红四方面军总部作出“主力离开根据地、向平汉路向西转移”的决定。

  在这一决定之下,红四方面军主力4个师及一个少共国际团共计2万余人离开了鄂豫皖苏区开始西征,并最终到达四川北部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也正是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之后,红四方面军的兵力有了巨大的发展。当时,到达川陕的红四方面军主力只有1.5万余人,而只过了短短半年的时间,红四方面军就扩展成5个军8万余人。

  国民党在占领鄂豫皖苏区之后,对于留守的红军进行了疯狂的围剿,对于当地根据地的居民更是进行了疯狂的破坏,根据地因此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

  在这种情况之下,留守根据地的红军在鄂豫皖省委的领导之下,重组了红25军。当时,红25军由吴焕先担任军长,王平章担任政治委员,下辖74 、75两个师,全军约7千余人。

  然而,由于敌强我弱的形势并没有改变,再加上当时的鄂豫皖省委对国民党的进攻采取了内线单纯防御的作战方针,最终导致了根据地中心保卫战失败,红25军损失过半。

  面对严峻形势,红25军转变作战方针,开始采用游击战的方式与围剿的国民党军队作战,并取得了多场胜利。

  但是即便如此,敌众我寡的局势依然没有根本改变,红25军面临的局势依然严峻,再加上由于长期作战、敌人破坏等原因,根据地的粮食问题十分严重。

  所以,1934年2月,中共上海中央局对鄂豫皖苏区进行指示:红军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分散在根据地边缘进行游击,一部分主力完全离开根据地,以达到“军事上退却以保存干部”的目的。

  而此时,接到从鄂豫皖出发到中央苏区汇报工作的成仿吾的报告,了解鄂豫皖苏区的相关情况之后,中央也同样给出了“支持根据地红军进行转移”的意见。

  1934年秋天,在鄂豫皖省委的一再请求之下,中共中央更是派程子华带中央文件和指示来到鄂豫皖苏区。

  接到中央的相关指示之后,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在光山县花山寨召开会议会议,除了传达周恩来的指示之外,会议最终决定: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