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我国钒鈦產业韧性和供应链可靠性进一步增强
发布时间:2025-06-17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人民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钒鈦產业联盟日前发布的《2025中国钒鈦產业发展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钒鈦產业全球產能產量规模第一,產业链韧性和供应链可靠性进一步增强。随着钒电池储能產业商业化的到来,鈦材產业高端制造能力提升和应用领域拓展等,叠加国内市场潜力和国外增长需求,我国钒鈦產业已进入加快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鈦资源储量1.1亿吨,居全球第二﹔钒资源储量全球第一﹔钒制品產能27.3万吨,佔全球72%﹔海绵鈦產能32.7万吨,佔全球66%﹔鈦白粉產能596.6万吨,佔全球58%﹔鈦材產量18.8万吨,佔全球72%,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国防军工等战略需求。

  《报告》认為,2024年,我国钒鈦產业形成了“3+N”產业空间布局,以攀西地区、承德—朝阳地区、哈密—喀什地区三大资源集聚区為核心,延伸发展多元化特色区域。

  在应用场景方面,《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消耗钒11.860万吨,较2023年增幅2%,在储能领域应用佔比达16.3%,同比增幅5.5个百分点﹔我国鈦材消费总量达15万吨,同比增长2%,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增长显着﹔鈦白粉在涂料、塑料和造纸工业等传统领域应用稳定,同时在高端化与功能化领域,如新能源车电池壳体绝缘涂料等新兴品类加速產业化。

  《报告》认為,2024年,我国钒鈦產业在工艺技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问题上取得明显进展,但仍存在投资过热、產能產量增长过快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报告》建议,要依托资源、技术和龙头企业打造特色集聚区,避免盲目追求“全產业链”和“数量化”发展﹔支持优势企业优先发展,引导投资向航空航天鈦合金、医用鈦材、3D打印鈦粉等核心领域集聚,优化產品结构,满足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鼓励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為促进產业协同,《报告》认為,要建立行业准入门槛,结合生產与原料供给,在海绵鈦、鈦材、鈦白粉等领域限制低端投资,严格把关项目﹔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理性投资,构建產业链优势企业利益共同体,形成结构优化的產业发展命运共同体。

  在提升產业联合创新方面,《报告》建议,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组建联合攻关利益共同体,共建联合实验室、国家级钒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建立共享研发平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步伐,重视人才培养,提升產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為推动钒鈦產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建议,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技术,降低生產能耗和碳排放﹔研发绿色提钒提鈦技术,解决固废处理问题,降低环保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如提高鈦废料回收率,通过熔炼再生技术减少对原生矿依赖。

  《报告》认為,要以拓展应用作為重点,為海绵鈦、鈦加工材以及钒储能电池等產能扩大寻找更多应用领域和消纳空间,满足日益增长的產能需求。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杨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规定,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6的年份為普查年度。国务院日前印发通知,决定於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杨曦)据自然资源部消息,近日,经国际矿物学会新矿物命名与分类专业委员会(IMA-CNMNC)审查、投票,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矿產资源探测与评价创新团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科研人员共同申报的硫化物新矿物,正式获得认定。该新矿物的国际矿物学会编号為 IMA 2025-019,英文名為 Guixiangite,中文名定為“贵祥镍鉍矿”。…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相关内容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