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合力壮大专精特新
发布时间:2024-12-27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1.5万家。其中,九成以上“小巨人”企业集中在“四基”领域,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超六成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整个产业中发挥着强链稳链补链的重要作用,为先进制造提供重要支撑。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用大,但目前仍面临多方面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导致市场需求减弱,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增加等,会限制中小企业的出口机会。部分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对中小企业采取各种显性制裁和隐性壁垒,也会影响到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

  从自身发展看,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在产业、技术和产品分布上还不能全面覆盖工业“六基”所列重点领域,对产业基础的支撑能力尚需提升,在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机制和科技要素共享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一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市场开拓难度较大,需要更多支持和引导。另外,高水平、差异化的精准服务仍然缺乏,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社会化公益服务质量与水平有待提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对此,有必要从激活微观动力、提升中观协同效率、优化宏观环境等方面着力,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自主研发创新和高端知识共享。通过加强金融支持,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夯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微观基础。以不断完善的支持机制,持续推进研发活动;以知识共享机制,塑造竞争优势,整合和应用新知识;以科技金融支撑机制,为企业提供资金、风险管理和市场引导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让金融保障更强而有力。

  强化产业集群支撑能力,加强共性平台建设,促进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的高效流通共享。完备的产业集群,能够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人财物配套系统,增强产业链的整体稳固性与抗风险能力。通过共性平台建设,针对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推广服务,可以有效解决跨行业、跨领域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升级。充分整合产业链与资金链,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持续稳定资金支持,有助于帮助其克服短期资金压力,专注于长期发展和技术创新。也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协同创新水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