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妞花:被困在父母坟头的1314天
发布时间:2024-12-21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从2021年5月15日回到贵州老家第一次拜祭父母,到12月19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重审二审开庭,杨妞花总会想到父母无助的眼神,她感觉自己被困在了父母的坟头。

  12月19日下午,杨妞花等到了余华英终审死刑判决书。走出法庭的杨妞花说:“从拜祭父母至今1314天的日子里,我从来没走出父母的坟头。有了这份判决,终于可以告慰父母,开启我的新生活。”

  5岁时,杨妞花被余华英从贵州省织金县农村拐卖到了河北邯郸。无数次梦里浮现回家的场景,却从来没有料到的是以这样一种形式回家。

  12月18日下午,在贵阳一家宾馆房间面对采访的记者,即将参加第六次庭审的杨妞花再一次把思绪拉回到童年的那个苗寨。

  1995年,常年打工的父母把姐妹俩带到贵阳市租房生活。有一天,她被租住在附近的一个阿姨叫去买织毛衣的针线,和姐姐挥手告别后,杨妞花被带上了火车。路上,杨妞花想赶快回家,却遭到阿姨的恐吓,甚至用开水洗头,被关黑屋子。最后被辗转卖到了河北邯郸一户人家,当了一个聋哑人的养女。

  之后联系到了在江苏打工的姐姐,杨妞花满怀期待地问姐姐:“爸妈还好吗?”姐姐的回答犹如一盆冷水浇在她心头。

  2021年5月15日,被拐26年的杨妞花回到了老家。在父母的坟头,她哭了四个小时。泪水中,杨妞花似乎看到了父母无助的眼神。她明白,如果不是自己的离开,父母肯定不会过早地离世,姐姐也不会成为孤儿。

  26年过去了,小时候的记忆逐渐模糊。怎么才能找到拐卖她的那个阿姨,介绍把杨妞花卖到养父家的中间人成了关键。

  但是90岁的中间人迟迟不肯透露阿姨的任何消息。经过反反复复做工作,杨妞花终于从中间人口中得知那个阿姨名叫余华英。

  杨妞花立即把线月,余华英被警方抓获归案。警方让杨妞花从众多照片中辨认,杨妞花一下子辨认出了余华英。“那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一张脸。”

  警方调查发现,1963年出生于云南的余华英,20多岁外出打工时结识龚显良。两人同居期间,余华英生下一名男孩。他们通过中间人把亲生骨肉送到河北邯郸,换得5000元报酬,从此开启了拐卖儿童非法敛财的罪恶之旅。从1993年到2003年,余华英分别和龚显良等人多次前往贵州、云南、重庆等地拐卖儿童。2004年,余华英在云南作案时落网。因为害怕,她隐瞒身份,化身张芸,被判8年,后减刑3年,2009年获释。2022年,被拐女孩杨妞花报案后,余华英再次被捕。

  在2023年一审时,杨妞花在庭审中直面余华英。“她的眼神一直那样,三角眼,白眼多,向上斜着看。我问她认识我吗,她说认识。我想到她会道歉,没想到她还狡辩。”这一下子激怒了杨妞花,她当庭跪下要求法院重判。“不能称余华英是人,她做的都是人干不出来的事,她连自己的儿子、侄女都卖,还让未成年的女儿当帮凶。”

  法院一审认定余华英伙同他人拐卖11名儿童,被判处死刑。二审期间,司法机关发现余华英还涉嫌拐卖其他6名儿童,此案发回重审。

  10月25日,重审一审宣判,余华英被判处死刑,余华英提起上诉。这一次,杨妞花看到了余华英颤抖的双手。从每一次开庭的无所谓到这一次的颤抖,杨妞花感觉余华英终于害怕了。

  从一审到12月19日的重审二审宣判,杨妞花是第六次和余华英在法庭相遇。“我想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她,她始终没有向我道歉。有了这次死刑判决,我的生命中再也不会和余华英这三个字有所交集。”

  杨妞花和姐姐也在分开26年后找回了血浓于水的亲情。这几次开庭,姐姐杨桑英一直陪伴妹妹,从生活的江苏来到贵州。

  “刚认亲的那会可能都打不开心结,可能妹妹抱怨这么多年我没找她,我也觉得没找她很愧疚。”杨桑英告诉记者,经过半年的磨合,姐妹的关系恢复到了以前,甚至比以前更好。

  “我俩现在要说生气,就是彼此嫌对方联系少会生气。”杨妞花现在已经商量着如何和姐姐过这个春节了。“相认3年来,我们姊妹都是一起过年,今年我要邀请姐姐姐夫全家到湖北我家过年,我现在就是希望姐姐经常能在我身边。”

  12月18日晚,杨妞花还和来自全国的寻亲家庭一起,邀请新闻记者到现场报道,通过媒体帮助更多的被拐儿童家庭寻亲。

  被余华英拐卖的第17个孩子江海也来到现场。“如果不是杨妞花提供线索抓到余华英,说不定我到现在还没找到亲生父母。”江海说,每次庭审杨妞花都会和他联系,这一次他也是接到法院和杨妞花的通知来参加庭审。

  12月19日下午,历时4个多小时的庭审结束,法庭当庭宣判维持原判,判处余华英死刑。“我从第一次到父母的坟头,我就被困在了那里,今天已经1314天了。”杨妞花说,有了余华英的死刑判决书,她可以到坟头告慰父母,告诉他们那个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想有了今天的判决,我才能走出父母的坟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