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永续 与天久长(2)
发布时间:2019-10-29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公元前3世纪,战国晚期,金,长11厘米,高11.5厘米,1957年榆林市神木纳林高兔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这件黄金制成的奇怪动物,被称为怪兽,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它身体似羊,嘴似鹰,角似鹿,蝎形尾。怪兽的两只抵角是由两两身相连、背相对的16只小鸟组成的,而且蝎形的尾巴也是一只小鸟的样子。因此,这件怪兽身上共隐藏了17只小鸟。此物经学者们推测,可能是匈奴族首领帽上的冠饰。
局部,581—618,隋,白灰,2005年渭南市潼关县税村隋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这幅壁画发现于2004年,此次是它首次与公众见面。税村隋墓是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隋代墓葬。根据墓葬规格、随葬器物、壁画和石棺的等级特征推测,墓主可能是隋代第一位太子杨勇。此幅壁画,画工高超,保存良好,代表了隋代人物画的高超艺术水准。
7—8世纪,唐,铜、铁,高36.9厘米,最宽处10.5厘米,重27.8千克,1975年西安市南草场坡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这件铜龙虽为铁质,但通体鎏金,其工艺在唐代铜器制作中极为少见。其出土地位于唐长安城永乐坊,唐玄宗时此处是宰相燕国公张说的宅第,因此有可能是张说府的遗物。据文献记载,法师曾告诉张说,其宅西北处有王气,不宜取土,一个月后,法师又讲,其地被取土,恐有祸事。此龙出土有一对,埋龙于地,可能是为了恢复王气,达到消灾祈福的目的。
本文刊载于《典藏·古美术》中国版2019年11月刊。原标题为《薪火永续 与天久长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