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长_百度百科(3)
发布时间:2019-10-12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当初,许皇后赵飞燕的诬告而被废以后,居于长定宫。许废后的姐姐许氏因其丈夫龙思侯已死,一直寡居在家。好色的淳于长竟与许氏“私通”起来,并娶其为“小妻”。许废后鉴于淳于长的权势,乃通过姐姐大肆贿赂淳于长,希望他在成帝面前替自己说情,求复为挺好。淳于长立刻就认识到这是诱取贿赂的极好机会。他知道许皇后被废以后,虽无地位权势,但所藏私财一定很多,正可以乘机大捞一把。他欺骗许废后,答应在成帝面前为其说情,并许诺一定劝成帝立其为“左皇后”。抛出这个“诱饵”,许废后信以为真,不惜一切地贿赂淳于长。而淳于长不把她的财富彻底榨于决不罢休。每次许氏到长定宫去看妹妹,淳于长都要她带信给许废后,不是说正在等待时机,就是说皇上正在考虑。可怜的许皇后把这一切都当成真的,沉浸在“左皇后”的幻想之中。她把自己多年积蓄的珍宝源源不断地送给淳于长。据史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淳于长诱骗许废后的金钱乘舆服饰物前后达“千余万”。他凭着这些贿赂广蓄姬妾,纵情声色,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

  贪心不足的淳于长还想继续诱骗下去,不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场大祸正悄悄逼近淳于长。

  当时在朝中辅政的是大司马骠骑将军、曲阳侯王根,是皇帝的舅舅。由于身体多病,几次上疏请求退休。而那时最有希望接替王根的就是淳于长,因为他位居九卿,又是皇太后的外侄,更是颇得成帝信用的宠臣。他自己也认为代替王根辅政者,非已奠属。

  淳于长哪里知道,还有一个人早就觊觎着这个位置想取而代之了,他就是王莽。王莽当时是侍中、骑都尉光禄大夫,与淳于长是表兄弟。虽说王莽的父亲早死,他此时还没有崭露头角,但其有利条件也不少。太后王政君是他的姑母,王根是他的伯父。王根生病时,王莽精心服侍,大得伯父欢心。王莽知道,不除掉淳于长,自己就难以辅政。他早已掌握淳于长的种种劣迹。有一次,他在侍奉王根时,试探着对伯父说:“淳于长见到将军久病不起,心中十分欢喜,自以为一定会取代你而辅政,乃至暗地里还给人封官许愿呢!”同时又将淳于长如何同许氏 私通,如何长期接受许废后的贿赂等劣行统统和盘托出。王根听后大吃一惊,问道:“既如此,为何不早说呢?”王莽道:“不知将军的意图,故一直不敢说。”王根要王莽赶快将此事报告太后,太后十分震怒,吩咐立刻报告皇帝。成帝将信将疑,但迫于太后的压力,只好免去淳于长的官职而不治罪,要他离开京师回到封国去。

  一场风波似乎就这么过去了,平息了、在别人看来,这种处罚是太轻了,但在淳于长自己看来,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免官就国,意味着昔日的权势随之失去,而这权势正是他取用不竭的“摇钱树”。如今“大树”倒了,财路断了,这对浑身浸透食汁的淳于长来说是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他要作最后的努力,挽狂澜于既倒。然而他始料所不及的是,自己最后的挣扎,恰恰弄巧成拙,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当时,红阳侯王立是皇帝的舅舅,他早就想辅政,终未如愿。王立怀疑是淳于长在成帝面前揭的鬼。因此,两人之间的宿怨十分深。这一点,成帝也十分清楚。如今,淳于长被免官就国,王立自然幸灾乐祸。淳于长一走,原来供他使用的车骑也就空闲了,王立的准备请求成帝将这些车骑赐给自己用。这事被淳于长知道了。大凡贪官总以为钱能通神,钱能回天,于是他以大量珍宝通过王融贿赂王立,请求王立向皇帝说情,收回成命,恢复自己官职。王立被那些耀眼的珍宝打动了心,乃不顾前嫌,上疏请留淳于长。

  王立竟然为昔日的冤家说情,这一反常之举引起了成帝的怀疑。他下令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王立做贼心虚,竟逼令儿子王融自杀以灭口。这样一来,成帝更怀疑其中必有大奸,下令逮捕淳于长,下狱追究。淳于长终于全部承认自己“戏侮长定宫(指许废后),谋立左皇后”的罪行。按照汉朝法律,此乃“大逆”之罪。成帝立即下诏,将其诛杀于狱中。之后王莽派人杀掉世子淳于酺,家属重被赶出京师。一个大贪官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可耻的一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