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长_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9-10-12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淳于长,字子鸿,西汉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人。其父族虽无权势,但母族十分显赫:其,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成帝刘鷔的皇太后;其大舅王凤大司马、大将军;二舅王谭、三舅王商、四舅王立、五舅王根和六舅王逢时,也于同一天分别被封为平阿侯、成都侯、红阳侯、曲阳侯和商平侯,一时有五侯的盛名。基于此,他20来岁便当上了黄门郎,可以出入于宫廷之中,往来于显贵之间。从此,他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千方百计地接近和讨好成帝,渐渐取得了成帝的信任,很快升为卫尉,成为九卿之一。

  西汉自成帝以后,国势衰微,政治腐败。当打开这一页历史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这一时期,皇帝一个比一个昏庸,官僚一个比一个贪婪。外戚专权,贪官当道,硬是把一个偌大的汉王朝推向崩溃的深渊。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有一个贪官凭借皇帝的宠信,利用自己的权势,攫取了大量的财富。他就是汉成帝时贵倾公卿,位极人臣的淳于长。

  淳于长,字子孺,魏郡元城(治今河北大名东) 人。他的父族倒没有多么显赫的家世,可他的母族却非同寻常了。淳于长的姨娘王政君。王政君何许人也?她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皇太后。淳于长的舅舅王凤更是当朝权倾中外的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政大臣,其他五个舅舅也都同日封侯,号称“五侯”。他们共同操纵朝政,不可一世。

  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社会,淳于长凭借母族的显赫权势,轻而易举地捞到个黄门郎的职位。这是一个服务于宫中的官职,其官位虽然不高,却可出入子宫廷之中,往来于显贵之间。这是常人所不能企及的。朝中显贵们尤其是他的舅舅们炙手可热的权势、豪华奢侈的生活,不能不给淳于长以巨大的影响。使刚刚跨上政治舞台的淳于长就强烈感到,有了权势就有了一切。而权势的获得,与其为国建功立业逐步争取,倒不如攀附权贵,争取他们的推荐和提拔来得更快些。“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他决定借助舅舅王凤这股“好风”,把自己“吹”上权力的“云端”。

  果然不久,这股“好风”来了。阳朔三年(前22年),大司马、大将军王凤病倒了。淳于长认识到,这正是加深甥舅之情的好机会。他主动要求去侍奉王凤。他送汤递药,毕恭毕敬;白天黑夜,不敢有丝毫懈怠,从而大得王凤的欢心。

  王凤的病越来越重,淳于长也越来越精心照料。王凤觉得这个外甥真是比自己的儿子还孝顺。望着淳于长渐渐消瘦的身影,王凤突然感到一丝歉意浮上心头:自己在职时未能提拔这位贤外甥,不能不是一桩憾事。不过还来得及。当太后和成帝分别来看望王凤时,王凤就向他们“吹风”了:他把淳于长如何尽心尽力地服侍自己大夸了一番,希望皇帝能够重用他。皇帝听说后,也十分嘉赏淳于长的孝心。在王凤死后,淳于长就被拜为列校尉诸曹,不久又迁为水衡都尉侍中,后来又升为卫尉。卫尉是汉朝中央九卿之一,掌管皇宫的禁卫,并握有皇宫的禁卫部队--南军。汉成帝将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淳于长,可见皇帝对淳于长的信任。

  淳于长没有为国家建立任何功劳就爬上这样高的位置,自然首先得力于王凤这股“好风”,更重要的还是皇帝的恩赐。因此,千方百计地赢得皇帝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由于长期出入于宫廷,淳于长耳闻目睹了有关成帝的不少情况,逐渐对成帝的一些特点有所了解。他必须瞅准时机,投其所好,以进一步取得皇帝的宠信。

  成帝其人,荒淫腐化,是个十足的昏君。他好游玩。作为一国之君,他竟将国事置于九霄云外,常常带着身边的一批随从微服出游。他们或者乘着小车,或者骑着马匹,出入于市里郊野,甚至偷偷溜出长安城,跑到附近的甘泉、长杨、五柞等地尽情游玩。斗鸡、走马,无所不为。当时成帝非常宠信自己许皇后的妹婿张放,将其提拔为待中、中郎将,封富平侯。成带微行游玩时,就常假称自己是富平侯张放的家人,简直不成体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