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这些年对苹果的迷恋,(但更多是表面化的学习)我认为需要适可而止。我们要看看更多的全球企业都在做什么。比如微软如何再一次崛起。
2015年,屠呦呦作为首位中国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我认为这是真正值得被记住的事情。
这一年起,中国企业界的转型压力开始高度凸显。因为旧的模式基本到头了。投资拉动增长变得越来越有限。凯恩斯理论正在失效。
这一年,有一个日后饱受争议的企业创办了。它叫做拼多多。我在《拼多多,重新定义拼多多》一文中总结道:
1、以小米为首的中国国产手机开始推出几百元的手机,手机市场进入刺刀见红的肉搏战,但同时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迅速拉高。
2、支付宝和微信钱包几十个亿砸下去,又是打车补贴,又是红包的,把手机支付这一环彻底打通了,卖红薯的大爷都用手机收钱了。
3、年初淘宝被反复质疑假货,开始大规模清理低端店铺,京东坚定得走品质路线。
于是,一个长达两年的真空期出现了,市场上没有任何一个高级玩家全力在基础条件完善的情况下做五环外的电商生意,只要你肯弯腰,最大的桃子就是你的。
2015年的九月的电商世界,堪比二战时候的西线,英法联军奉行绥靖政策,按兵不动,使得德国有机会可以轻而易举把英国和法国赶到敦刻尔克。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正式实施。意味中国的人口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向。目前中国每年净增人口数正在缩减,长远来看,需要更大的力度刺激生育。
中国学界用了无数的笔墨讨论日本沉沦的几十年是怎么发生的,原因总结了一大堆。归根结底核心就是:日本的老龄化是发达国家里最严重的。大量的老年人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老年人的选票又阻碍了倾向于年轻人的政策的落实。
日本曾经的那些世界顶级品牌和企业都爆发于战后婴儿潮长大后的那些年,但都沉沦于他们老去的那些年。
对比之,同年六月,上海迪士尼开业。无处的孩子和假装是孩子的大人涌向了这里。这便是中国市场的神奇之处。那就是存量太大了。10%的人就是1.4亿人。很多问题即使已经很大了,但不仔细看可能都发现不了。但机遇也是,看起来很小,其实垂直领域充满着机遇。
迪士尼的成功无独有偶,漫威和乐高都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证明了:IP化是大势所趋。
在全球范围内,有个大事发生了。2016年 2月20日 英国公投。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英国脱欧之事影响巨大。这得另起一篇单独说。
欧洲市场是一个三亿人的成熟市场,同时北美与之同根同源。总体来说,我们对之的理解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未来每一个国人,除了关心好自家门口的事情,要想真正拥有最高之格局,还是得真正理解世界格局。
2018年,存量的厮杀开始了。中国一二线城市的生意,基本做啥啥亏钱。基本投资回报率呈现出了倒挂。仅上海新开业的商场就多达70多个。而周边每新开一个商场,就将分流掉20%以上的顾客。以目前的情况来说,一半的商业地产项目都要黄。
这一年,有一个叫做瑞幸咖啡的公司,异军突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次年即2019年登陆了纳斯达克。有趣的是,他在上市前的布局大部分还是基本是中国的一二线城市。这意味着:中国生意进入了明显的局部繁荣阶段。同时意味着,数据化成为了企业增长的新引擎。
下沉和出海成为了核心关注点。这两年,拼多多在拼命上攻。淘宝京东在拼命下攻。中国互联网企业重镇南亚和东南亚,一家叫传音的手机公司拿下了非洲手机第一的宝座。
就是即使偏远到大兴安岭的小店老板都能使用微信支付工具来收款和管理用户。即使身处贫困县,都能用快手把老家的土特产卖到全国去。即使你没有太多的钱,都能买到足够具有性价比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