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预言已成真?中国二三十层电梯房将来或面临一个结果?
发布时间:2023-04-19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诗圣杜甫千年前就殷切的盼望有千万间广厦,为寒士遮风挡雨。在现代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依旧是很多人拼搏奋斗所追求的目标。千年间有房住是人们一直以来的梦想。

  但是玻璃大亨曹德旺却认为:房子就是一堆钢筋水泥,将来会一文不值;房价下降是必然的趋势,未来的房子租不掉,也卖不掉。按照现在房产发展的趋势,曹德旺的预言是有成真的可能的。

  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楼市总体呈下行趋势,二手房挂牌量飞速增长,二手房房价有所下跌,房产持有人出售房屋的渴望较为强烈。

  与房产持有人急切的脱手的愿望相反的是,楼市整体不景气的景象。2023年开年以来,楼市发展先回暖,后回落,并有持续回落的发展倾向。

  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楼市有所回暖,并呈现持续回暖的趋势,但是超一线城市以外的其它城市的楼市发展呈现下行趋势。

  成交量同比环比都有所降低,像鹤岗这样的小城市更是出现了十万左右的低价住房。从二手房挂牌量的激增和楼市的低迷现象,可以预见楼市持续下行的景象。

  其次,炒房热的散去会导致想要通过购房来投资的人的数量有所减少,大部分的购房群体或将为有实际住房需求的年轻人。

  另外,由于生育观念的转变,少子化的现象非常常见,有些独生子女家庭已拥有的住房数量是多于未来所需求的住房的数量,这也会导致购房需求量的降低。

  有些地方的政策限制了可以拆迁的面积占比,在可以拆迁的比例受到限制的前提条件之下,有关部门出于对成本和利润的考虑,不大可能选择高层住宅楼作为拆迁的对象。

  在主观方面,拆迁既需要征得住户的同意,也要房企愿意拆迁。但是主观方面往往是双方很难达成都愿意进行拆迁。

  高层楼的住户相对较多,住户自身情况各有不同,不是所有住户都愿意拆迁,只要存在住户不愿意拆迁,那么整体的拆迁工程将难以进行下去。

  以居住为目的的购房者,购房希望同样的资金获得更大的居住面积和更优的居住体验。但是高层住宅楼的居住体验往往不尽如人意。

  加之其它老旧小区可以加装电梯进行改善,那么高层住宅楼电梯带来的优势消失了,而公摊面积大的劣势依旧存在,优劣势的转变严重影响二手房的交易。

  而高层住宅楼的高层对电梯的依赖程度比较严重,一旦出现断电的问题,出行、回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有的在高层的老人无法出行。

  高层住宅居住密度相对较大,但是消防通道的数量却没有增加,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安全逃生将是一大难题。

  有些高层住宅楼的最高高度是高于消防云梯可以到达的高度的,当出现火灾等灾情的时候,救援难度大大增加。

  高层住宅由于居住人数多的原因,电梯、水暖设备等基础设施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而使用频率过高,会减少基础设施的寿命。

  想要延长这些基础设施的使用,维修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基础设施的维修成本是由住户来承担的。长此以往,会影响住户的居住体验,加重住户的生活负担。

  建筑的使用寿命不过几十年,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住房需求大大增加。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导致房企的数量如雨后春笋一般迅猛增加,但是这些增加的房企资质良莠不齐。

  加之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高层住宅楼工期相对较短,房屋质量得不到保障。这会导致建筑的使用寿命比预期要低,而居住者的生命安全也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居住体验的降低和居住安全问题的出现会导致有经济条件的人搬出高层住宅楼,只留下搬不起、搬不出去的普通人。

  有经济实力的人的流出,会减少维修费用的预期,导致房屋得不到足够的维修。而房屋的败落又会导致人员的流出。如此恶性循环下去,高层住宅楼沦为新时代的贫民窟也不足为奇了。

  高层住宅楼老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会导致高层住宅区的败落,高层住宅区自身存在的劣势会导致高层住宅区难以出售,国家政策、拆迁成本高、新建利润低的问题又会导致高层住宅区难以拆迁。

  而居住不舒服、不适宜,拆迁困难,出售不易,又会加重高层住宅区的衰落。衰落的高层住宅区成为城市的贫民窟、漂泊者的暂住地的未来也清晰可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