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面国旗@微信官方一次危险的刷屏
发布时间:2019-10-06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但是依然有很多不明真相的朋友,乖乖按照规定发了朋友圈,却没能得到微信官方换上的小红旗。

  刚开始还是老老实实骗别人要国旗的,随着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很快画风就变了:

  这已经是把微信官方当“锦鲤”的节奏,顺便嘲讽一波朋友圈里还在 @微信官方 要头像的人。

  有个平均阅读300、已经停更一年的公众号,靠这个梗半小时迅速达成10w+,预估靠“国旗头像”的关注回复,至少涨粉15w!

  想要靠这个热点来涨粉的微信运营们千万当心,国旗代表国家,万万不可用于公众号涨粉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人冒充官方教程导粉、卖货、做推广等等,不明真相的人很可能上当。

  微信公关负责人张军也在朋友圈表示:“玩归玩,借机骗人就不好了。谨防上当。“

  法务人士指出,这个事从两方面来看待:一是法律层面上,从国旗法和广告法的角度上,确实都有点擦边球,从法理上确实有涉嫌违法的可能。

  广告法中明确规定: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

  回顾完今天的刷屏事件,我们也该思考下,为什么大家对这种“骗人”的活动乐此不疲?

  临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打开手机一看朋友圈头像都带上了国旗,再看到评论出“教程”:只要转发这句话,就可以获得国旗

  只是一条两条不会影响大家的转发情绪, 但是满屏的“@微信官方”,足以勾起用户的好奇心。高爆发带来的刷屏行为,引爆了好友参与的热情。

  再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个特殊日子,用户都沉浸在节日带来的愉悦氛围中。用户的从众心理也提升了参与转发“国旗骗局”的可能。

  简单一句话,半个朋友圈的人上当,在第一批“始作俑者”眼里,把好友玩弄在手里的感觉实在不要太爽,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

  而对上当受骗的人来说,发一个朋友圈,并不会给自身带来现实的损失,自己甘愿上当受骗,也不会受到谁的责怪。既能迎合大众,也能******自己,何乐而不为?

  低参与门槛提高用户分享的可能,好玩有趣的内容给了用户传播的资本。“国旗头像”不靠发朋友圈获取,但是参与这场万人骗局只需发一条朋友圈,一句话就能换得好友的回应。

  没有回应还可以自己给自己评论, 假装有人互动。用H5生成并换上头像后,还能自圆其说,证明方法真实。

  曾经有一帮小学生,在QQ空间刚流行起来的那几年,拼命转发“今天是马化腾生日,转发这条说说,便可以获得一个月的QQ会员。”

  后来又有一帮大学生,在朋友圈盛行的时代,纷纷向微信团队索要一顶应景的圣诞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