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家长向我反映:我家孩子这个暑假不愿意学习了,暑假作业她也不愿意做了,就连她一直最喜欢上的舞蹈特长班,她也不大愿意去了,孩子会不会不喜欢学习了呀?
她最近有没有生病?身体不舒服呀?没有啊,不像是生病,但我看她好像一直不咋开心,尤其是我督促她写作业的时候。
和她妈妈沟通完后,我开始有了疑问,这个小女孩平时在班级上是尖子生,对待学习也是特别的积极认真,为什么假期会有这样的表现呢?于是,我联系她妈妈让我和孩子沟通下到底是为什么?
沟通后,我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原来她这次考试没有考进前10名,她觉得在同学和家人面前很丢人,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以至于对学习产生了抗拒的心理。
她不想去做题,不想回忆那些知识点,一看到书她总会想到自己的成绩,因而她选择逃避,进而她开始厌烦学习,她会觉得学习很痛苦。跟她交流完后,我告诉她没关系,谁不会失败呢,何况失败一次没什么,没有人会笑话你的。
像这个孩子一样,很多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都是双高的孩子——智商(IQ)情商(EQ)都很高,都是很优秀的孩子。但有没有发现正是这些所谓的优秀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很要强,他们决不能容忍自己有一次的失败。
如果失败,他们大多都难以承受。但其实成功的孩子,他们除了IQ和EQ外,AQ(逆商)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这个概念最初由保罗-史托兹博士提出,主要用运与美国的职业培训领域,说的是当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遇到困难、逆境时,人们可以把困难看作前进的动力,而不是阻力。逆商高的会柳暗花明,实现逆袭,走向成功;逆商低的则会被打倒,一蹶不振,跌进失败的深渊。
保罗-史托兹博士在他的专门论述《逆商》的一本书中,把逆商归纳为CORE四个维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当我们面对一些困难,你认为自己多大把握能掌控住这件事情。是衡量逆商(AQ)的重要维度之一。
孩子搭建积木的过程就是在逆境中学习掌控(Hold)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用积木搭建出各种各样的形状,而在搭成每个形状之前,他们都需要把之前的形状推倒、毁坏,他们一直重复着这一程序。
你会发现后边搭的都比前边刚推倒的那个更好、更高。其实,他们在推倒积木的实践中渐渐地掌握了一些好的技巧,至少他们可以知道下一个可以搭多高,搭多大。
掌控感十足的孩子在困难面前他们很难被击倒,他们对困难有一定的掌控。就像搭积木的孩子一样,一次次的推倒只会让他们更有动力,他们相信可以搭出一个更好的。
有些人面对困难和失败镇定自若,他们对困难有一定的掌控度,他们不会把事情看得很极端,他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扭转局面,即便扭转不了,他们也不会气馁,不会自暴自弃,他们会变压力为动力,把困难对他们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这些人的逆商(AQ)明显是高的。而逆商(AQ)低的人在遭遇困难时,他们一般会自暴自弃、陷入抑郁、跳楼自杀等等,他们大多都以消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与失败。
所谓担当即责任。当面对失败,一些人选择去面对,对于失败带来的后果,他们也能主动承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同时,他们也努力在失败中找寻生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