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分内与份内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9-08-01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1、语出南朝皇侃义疏:“君子思虑,当己分内,不得出己之外,而思他人事。”

  译文:君子所思所虑,都应当是自己本人范围之内的事情,不能超出范围之外思考他人的事情。

  4、《红楼梦》第五六回:“ 宝钗笑道:‘妈妈们也别推辞了,这原是分内应当的。

  1、赵树理 《张来兴》:“是我份内的事,传令我也没有什么说的;不是我份内的事,谁想要我做,那就得和我商量,传令不行!”

  分内,语出南朝 皇侃义疏:“君子思虑,当己分内,不得出己之外,而思他人事。

  《论语·宪问》“君子思不出其位”。南朝·梁 皇侃 义疏:“君子思虑,当己分内,不得出己之外,而思他人事。”

  2,最早只有“分”。“分”读fēn,从八(象分别相背之形,义为“别”),从刀,本义是分开、分割。“分”的引申能力很强,义项众多,《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收有30多个。这显然会给理解、使用带来负担。为了便于区分,“分”在运用中出现了分化,部分义项另立门户,读成了fèn。这个分化,无疑给使用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因为“分”分化为两个读音以后,各自的义项还是很多,理解、运用的负担还是很重。后来,“分”读fèn时又出现了分化,部分义项加单人旁写成了“份”。不过,读fēn时并未出现这种分化。所以,凡是读fēn,都写成“分”,不加单人旁。

  3,那么,“分”的哪些义项分离出来写成了“份”呢?情况很复杂,甚至很“混乱”,时而“分”时而“份”,此人“分”彼人“份”,混用非常严重,并且产生了一批既用“分”也用“份”的异形词。不过,考察语用实际,不难发现一个大致的“分离”眉目。下列义项倾向用“份”。

  4,整体里的一部分,如股份、等份、份额、份饭、份钱。第二,用在省、县、年、月等后面,表示划分的单位,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第三,表示程度,如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第四,作量词,分两种用法:用于搭配成组的东西,如一份饭、一份礼物、把蛋糕分成三份;用于报刊、文件等,如一份《人民日报》、合同一式两份。这些义项在意义上其实有关联,后几个义项都是从第一个义项引申或虚化而来。

  表示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职责、权利等的限度,如”分内“,”分外“,”本分“,”过分“,”恰如其分“,”非分之想“等。第二,表示情谊、机缘、资质等因素,如“情分”,“缘分”,“天分”等。第三,表示成分,如“养分”“盐分”“水分”等。

  1、本人范围之内。《红楼梦》第五六回:“ 寳钗 笑道:‘妈妈们也别推辞了,这原是分内应当的。’”

  2、分内,本分以内。赵树理 《张来兴》:“是我份内的事,传令我也没有什么说的;不是我份内的事,谁想要我做,那就得和我商量,传令不行!”

  【出处】语出南朝 皇侃义疏:“君子思虑,当己分内,不得出己之外,而思他人事。”

  【示例】迨至菡萏成花…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