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21战斗攻击中队的10架F-35B战斗机已经全部到达日本岩国基地,后续还将有6架F-35B在8月赶到岩国基地,组成一个完整的16架F-35B中队。
不久前刚发生中国6架轰-6H进入日本海事件,美国将最新的F-35B部署到日本的时机和此事发生时间恰好一致,美日新一轮的军备合作的意图显露无疑。那么未来在日本部署的F-35B将扮演什么角色?又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此次美国向日本岩国基地部署的战斗中队是绰号为“绿骑士”的美海军陆战队第121舰载战斗攻击机中队,这是美海军陆战队中最早接收和进行F-35B训练的部队,也是目前战斗力最强的中队。该中队16架F-35B全部抵达后,将被部署在美海军佐世保基地的“黄蜂”号两栖攻击舰上作为舰载机使用,成为真正投入实战的第五代舰载垂直起降战斗机。
中国国内之前的报道和分析主要围绕F-35B部署美军驻日基地后对日本的协防,以及与日本自卫队22DDH准航母搭配,可能给中国带来的麻烦。但大部分文章最后的结论都是,即便全部16架F-35B战机交付日本,日本的配备和作战能力仍然有限。而且中国的歼-20即将服役,是对中国军事力量的一大提升,中国目前还不至于太忧心。而且,按照中国空军的编制来看,一个航空团下辖三个飞行大队,装备的歼击机数量由27到36架不等。很显然,如果因为成本控制问题致使F-35B的后续生产研制陷入僵局,驻日本的16架F-35B战斗机在数量上无法对歼-20形成优势。以上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美军将F-35B部署到日本岩国基地就为了协助日本空自,与中国战机比拼高下?
看看岩国基地的位置,恰好位于面向濑户内海的三角洲上,与此前同属隐形战机的F-22进驻日本时通常选择位于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不同,F-35B却部署到“驻日美军基地群中最接近朝鲜半岛”的岩国基地,将监视、拦截弹道导弹作为第一任务的目的已经不言而喻。
而且,F-35B最终的目标对中国影响极大,就是帮助美国海军舰艇拦截中国“航母杀手”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以及其他反舰巡航导弹。这甚至跟美国即将把E-2D预警机部署到岩国基地,及在亚太加紧部署“萨德”(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是一盘棋!
不久前,美国军方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测试。在这场测试中,美国海军使用F-35B上的传感器作为空中节点,作为船舶综合防御技术的一部分。而这一得到美国军方极为重视的技术,最大的目标是在超视距范围就摧毁敌方空中和地面(水面)的导弹威胁。
美军一位官员透露,这场测试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一艘海军的“沙漠之舟”(用于模拟海上条件),通过舰载雷达连接F-35B上的雷达传感器,在远距离探测敌方导弹,舰艇发射了一枚SM-6拦截导弹,摧毁了正在逼近的来袭导弹。
这一逐渐浮现在人们眼前的火控系统,被称为“海军综合火控防空系统”,简称NIFC-CA。NIFC-CA系统曾在E-2D“鹰眼”预警机上使用,将后者作为空中传感器的节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军会同时把F-35B和E-2D几乎同时部署到日本);而在F-35B上使用,提高了这一系统的传感器技术、距离、处理速度和空中机动性;此次测试还评估了系统识别并摧毁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的能力。
作为项目负责人,阿南特·帕特尔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这个测试对评估海军采取相关技术并成功闭合火控回路,以及将反舰和防空武器整合到一个致命网络并共享传感器、链接和武器等,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项测试是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协作努力的成果,利用了一架美国海军陆战队F-35B战机和美国海军的宙斯盾系统。
这套NIFC-CA系统代表着提升了反导拦截弹的能力,扩大了射程,并且通过对不同平台的不同传感器进行组网,扩大了传感器覆盖范围——海基和空基都被纳入到一套火控系统中。
NIFC-CA是美军整个综合性防空反导高技术升级工作中的一部分,整体的综合防空和导弹防御技术升级,如今正在现有的和新的DDG51阿利·伯克级战舰上安装和测试,即人们熟知的宙斯盾系统基线。该系统基于一个升级的舰载雷达和计算机系统,即被称为“宙斯盾”雷达——旨在提供对从大气层外远程来袭的弹道导弹以及反舰巡航导弹这类近距离威胁的防御。“这种综合性一体化防空和反导防御,既提供了抵御弹道导弹的能力,同时又能防御来自空中、水面对海军及联合部队的威胁”。
F-35B融入到NIFC-CA系统后,将给中国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带来怎样的影响?最简练的概括是:能够让美军航母在东风-21D射程范围之外时,借助F-35B的传感器与NIFC-CA系统,就能侦察监视到来袭导弹,并提前拥有更多的时间,在视距外采取拦截措施。其最终意图是想让中国的“航母杀手”东风-21D难以发挥作用!
美军专家称,拥有NIFC-CA技术后,可以令水面舰艇更能胜任在距离潜在对手(中国)海岸线更近的区域部署,而不用担心远程导弹威胁带来的威慑。尤其需要指出的是,NIFC-CA是一种与其他传感器和舰载武器串联合作的技术,可以令一个更大的载体(美军航空母舰)能抵御被人们热议的中国东风-21D“航母杀手”反舰弹道导弹。美国人说,这种新兴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最远可以打击距离海岸线海里的目标。
其实,在2016年12月14日,美军就曾模拟防御东风-21D导弹,进行了一次舰艇反导拦截测试。在这场名为“飞行试验标准-27”(FTM-27)导弹拦截测试中,美国海军“约翰·保罗·琼斯”号导弹驱逐舰(CG-53)正是发射2枚SM-6Dua1Ⅰ型舰对空导弹,成功拦截了模拟中程弹道导弹的靶弹。
这种能力一旦实现,会显着提高作战人员的态势感知能力,利用“宙斯盾”和F-35更好地掌握海战环境。将任意型号F-35作为广域传感器,可显着提高“宙斯盾”的探测、跟踪和交战能力,对于美国海军具有颠覆性意义。
此外,“宙斯盾”基线采用完全开放式的系统架构,装备美国海军驱逐舰,是目前及未来“宙斯盾一体化防空反导”(IAMD)的基础。基线正在大规模部署现役驱逐舰、新造驱逐舰以及岸基宙斯盾军事设施。随着在越来越多的舰艇上部署这一系统,美军将F-35B及更多第五代战机部署到亚太的一个最隐蔽目的也就清楚了——让中国“航母杀手”失效!因此,我们必须加以警惕并找出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