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胖了再揍你具体情况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1-15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在12代酷睿上市之初,就有一款这样的产品吸引了笔者的眼球——i5-12490F,它独特的命名方式展现了它不凡的身世。事实上,它是一款中国大陆地区独占的处理器,性能略强于i5-12400F,特别是单核性能格外强大,同时还保持了出色的性价比。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测试平台,显卡我们采用了RTX3060Ti,这是和i5比较好的一个搭配,综合性价比非常高。

  和R7-5700X搭配的主板是华硕的B550M重炮手,这就是一款定位更高一些的主板了,散热和供电都更出色,可以说在本次测试中,R7-5700X是略有一些先发优势的。

  i5-12490F采用6核心12线程设计(P核),但并非是i5-12400那样的原生6核,而是i5-12600K去掉4个E核的版本,因此它的单核性能更加强大,三级缓存也升级到了20MB之多,比i5-12400的18MB多了2MB。除了缓存更大之外,i5-12490F频率也有一些提升,基础频率从i5-12400F的2.5GHz提升到了3GHz,加速频率从4.4GHz提升到了4.6GHz。

  在测试前,我们先来烤个机,看看65W的TDP背后是怎样的真实性能表现。这次我们用的散热器是酷冷的360水冷,因此散热是不用担心的。实际使用随便来个塔式风冷也能压住。

  单烤FPU15分钟后,i5-12490F稳定在66W,和标称的65W基本没有区别,此时温度仅50℃,全核频率稳定在4GHz。

  而R7-5700X的功耗会略高一些,功耗稳定在77W,温度略高了4-5℃,同时频率则稳定在3.8GHz。

  再进行理论跑分,IT之家为大家测试了CPU-Z、R20、R23和Geekbench5,可以看出在所有项目中,i5-12490F都表现出了几乎和i7持平的单核性能,相比于R7-5700X有明显优势。而多核则与8核16线X有一定差距。

  我们以R7-5700X为100%基准进行制表,可以看出单核i5-12490F能领先10%-20%左右,多核则是R7-5700X能领先8-15%左右,可以说是各有优劣。

  那么在实际体验中会怎么样呢?一般来说3A大作会更吃显卡一些,因此在接下来的游戏测试中,为了让差别更加明显,我们手动将画质降低到1080P低画质,以彻底避免GPU瓶颈对CPU对比带来的影响。

  首先是《CS:GO》,在自带的BenchMark下,两台电脑都能跑到非常高的帧数。但由于《CS:GO》是一款单核优化的游戏,所以i5-12490F的表现还要略好一些。

  如果是玩配置要求更高的3A大作的话,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在《古墓丽影:暗影》中,R7-5700X要略胜一筹,比i5-12490F高了10帧。这是因为这款游戏的多核优化做的比较好,而R7-5700X的多核确实更强一些。

  而在一款国产射击游戏Demo《光明记忆:无限》中,两款CPU几乎没有帧数差别。这是因为即便开到1080P低画质,这款游戏的主要压力还是在显卡上。事实上,我们玩的绝大多数游戏都是这样的压力分布。

  我们将测试到的结果汇总如下。可以看出i5-12490F在游戏性能上与R7-5700X各有优劣。

  二者的帧数差距也都保持在5%左右。可以说i5-12490F在游戏性能上和比它略贵的R7-5700X相差无几。

  但在另一款代表综合办公性能的软件CrossMark中,差距就更加显着了。在i5-12490F上达到了1775分。

  在上述我们测试的创意生产和综合办公软件中我们可以看出,R7-5700X更适合高强度多核工作,而i5-12490F则更适合于单核日常工作。

  我们同样以R7-5700X为100%制表,可以看出在日常办公中i5-12490F至多可以领先15%,而在重度场景下R7-5700X则凭借多出来的这两个核领先了18%。

  在多年的市场教育下,大家可能会对“中国特供”这个词产生下意识的抵触感。但在今天的测试下,i5-12490F可以说是12代酷睿给笔者最大惊喜的产品了。可以说它就是精华版的AlderLake,保留了对游戏体验影响最大的制程更新和IPC的提升,使得它的跑分和体验都非常接近比它贵200-400元的R7-5700X,在某些单核优化的项目中甚至能实现反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