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充电五分钟续航两百公里”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2-10-15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当下新能源车型同质化现象,让我很难对新能源车型保持新鲜感。究竟何为新鲜感?不就是要拥有别人没有的本事吗,或是具备与众不同的发光点。在我看来,拥挤的新能源赛道,唯有突破革新才能杀出重围、打破困境。如今,在哪吒、零跑、AITO的猛攻下,曾经的新势力销量代表——小鹏,凭借G9能否破局?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相信不少人对这句广告词记忆犹新。可见,消费者对于充电与续航转换效率是多么强烈渴望。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充电与续航作为老生常谈的话题,始终令人诟病。而一句“充电五分钟,续航两百公里”,似乎打破这一僵局。作为目前全球充电最快的豪华电动车——小鹏G9(4C版)搭载800V高压SiC平台配合小鹏S4超快充电桩,充电五分钟,续航可达200公里,而从10%充电到80%最快也仅需15分钟。事实上,即使不使用小鹏S4超快充电桩,源于车端800V高压SiC平台,实际充电效率也远远优于其他新能源车型。相比外观、配置的“内卷”,充电、续航技术研发这才是新能源汽车该“卷”的核心之一。

  燃油时代,高性能车型总会让你快人一步、优人一步。而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让性能差异化越来越小,就连家用取向的新能源车型也能比肩传统燃油小钢炮。得益于电动机先天优势,新能源车型的确可以轻松做到高性能燃油车型的加速成绩,所以单凭这一点就可看出,评测燃油车那套传统“理论”,显然并不完全适用于新能源时代。

  小鹏G9共分为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两个动力版本,电机最大功率230kW(两驱)/405kW(四驱);电机最大扭矩430N·m(两驱)/717N·m(四驱);0-100km/h加速时间6.4s(两驱)/3.9s(四驱)。3.9秒零百加速,这与燃油车时代4.0T V8涡轮增压豪华性能SUV相当,但新能源车型一味的比快确实太过无趣,反而操控才是对于这个“扛”着电池的大家伙最好的考验。

  鉴于之前体验过的小鹏P7,想必小鹏G9的操控也绝对能打!所以,公路、山路驾驶的“考试”对小鹏G9就太过简单了,封闭测试才能大显身手。拥有智能双腔空气悬架系统的小鹏G9可通过调节悬架刚度以及俯仰、侧倾角度来调节车身姿态,在提高驾驶操控稳定性的同时保证了驾驶舒适性。

  最强弹射模式下,小鹏G9在0.15s内即可瞬间爆发出最大扭矩,这种一瞬间的强大推背感把你牢牢按在座椅上,但此刻电动机带来的不适感却微乎其微。经过急加速、急减速、麋鹿测试、S型绕桩避障、连续颠簸路段的综合测试,小鹏G9均表现出不俗的成绩,这还源于过人的自身条件,更离不开德国顶尖工程团队为期两年的精细调校。

  作为小鹏的旗舰SUV车型,小鹏G9也同样肩负豪华感的重任。如何体现豪华?并非一味的加大或堆料。走进座舱,方能感受到小鹏G9传递的豪华理念——恰到好处的豪华哲学。优雅氛围与高质感细节,为小鹏G9营造出VIP Lounge般的极享沉浸空间。

  一条连贯的特征线从仪表台延续至后排座椅,将仪表大屏,方向盘等顺畅衔接,在保证座舱整体感的同时层次更鲜明,简约不复杂。双14.96英寸全触控2K高清联屏,搭载车机级旗舰芯片高通骁龙SA8155P,并将车机UI设计持续优化,化繁为简、便捷灵动。

  与身体最多接触的座椅,从前排到后排,全部采用OEKO-TEX健康认证的Nappa真皮座椅,并基于人体工学原理打造,同时支持腿托、加热、十点按摩等舒享待遇。既兼顾健康与舒适,真正做到“全员C位”,独特的座椅绗缝纹理,灵感则源于小鹏品牌总部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广州塔“小蛮腰”,可见细节之处见真章。

  以智能为核心的小鹏汽车,在G3、P7、P5的基础上,将智能驾驶概念再升维。搭载双NVIDIA DRIVE Orin超级计算平台和两颗激光雷达的小鹏G9 MAX版车型上,拥有小鹏第二代辅助驾驶系统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是小鹏第二代辅助驾驶系统XNGP可具备的能力,也是实现无人驾驶前,辅助驾驶的终极产品形态。简单而言,从一个停车场出发,到另一个停车场,这也意味着小鹏G9将带你体验智能辅助“天花板”。

  “简约是最高级的复杂”,的确,与其运用夸张的造型,不如通过型面、比例、姿态调整来得更加高级。小鹏G9延续生动力美学设计理念,在极简设计风格下,我们很容易找到小鹏家族的身影,“鹏翼之光”前大灯,在贯穿式日行灯的两侧新增标识性设计,犹如两个非常犀利的眼神。经过多次打磨的外形曲线呈现出犹如豪华游艇般的优雅姿态,再配合无框车门以及后驱跑车般的身材比例,运动与豪华,一切来得恰到好处。

  纵观汽车发展百年历史,燃油汽车已然拥有更多的技术积淀,而新能源才刚刚开始,有太多未知的可能等待我们去发现。小鹏汽车作为未来出行探索者,凭借智能化技术与突破自我革新的精神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任意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