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变化可大了,电动车虽然多,但是摆放的井然有序;花坛里的花开的很美,走在路上感觉很舒心。走在南园的街头,户外广告牌规范整齐又好看,也没有看到乱搭建,乱摆卖的现象”……这些来自南园街道居民的感慨,是对于福田区南园街道创建文明城市成果的有力肯定。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南园街道坚持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常态化,切实为市民群众创造更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各部门结合区域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以最高要求务实开展工作,致力于打造干净、整洁的市容秩序。
在南园街道面积仅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峰期约有3万台电动自行车在路面上停放或行驶;针对今年以来非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加进而出现的车辆乱摆放现象、影响居民出行等问题,南园街道开展了非机动车专项整治行动,规范非机动车出行文明,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近期的电动车数量明显增加,我们也相应地增加了电动车的停车位,在辖区内因地制宜,共计增设了超过12000米的停车线个停车位。”南园街道执法队介绍道。“平常在高峰期我们还安排了市容巡查员,在电子市场片区、城中村片区等车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文明劝导及流动清理工作,规范电动车的驾驶人行为及车辆停放。”
电动车的安全充电问题也至关重要。2016年以来南园街道在辖区试点安装了投币式的自助充电桩,后因无人看管等原因,设备损坏频繁,为更好地遏制入户充电行为,推进电动车安全充电工作,南园街道率先使用了“三合一”电动车智能充电柜,集充电、消防、宣传为一体,颇受市民青睐。同时要求管理处安排专人负责,加大巡逻强度,全天候禁止电动车上楼入户,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营造温馨舒适的社区生活环境,同样离不开市民自身文明素养的提升。南园街道在辖区内筹划增设了文明宣传栏,利用购物中心、电梯间等公共场合的电子屏滚动播放公益广告;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开展了多场寓教于乐的活动,近日沙埔头社区召集了小朋友参与了一场:“变废为宝”原木树枝创意画活动,活动上由社工带领小朋友们用原木材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树枝画,不仅体验到了艺术的乐趣,还能在创作中学习环保理念知识;而南园社区则是亲身体验的形式,引领居民积极参与市容市貌大提升整治工作,为创造干净整洁的辖区环境贡献微薄之力,为建设和谐、整洁的辖区环境共同努力。
“每周三是环境清洁日,我们招募了志愿者走上街头,清理背街小巷的地面杂物、卫生死角、雨水篦子、乱张贴、乱涂写及乱刻画等”南园社区的工作人员说道,“其实我们每天都是环境清洁日,只要不是狂风暴雨,我们的都会联合志愿者、社区居民、物业一起,为城市环境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市容市貌是“城市之脸”,是社会文明的“窗口”,更是对外展示的“名片”南园街道坚持开展“七超一乱”整治行动,推进“垃圾落地半小时处理”机制,坚持高标准、精细化打造宜居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