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美国想搞事那就把事搞大
发布时间:2022-09-16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解决问题时,往往容易陷入“死胡同”,被问题所困,不能自拔;就像解数学题,看着题面一筹莫展,不知道从哪下手。

  实际上这时候有两个方法,很容易把问题解决了:把事情变简单了,化繁为简;或者索性把问题弄复杂些,让潜在的因素都暴露出来。

  解数学题时,“合并同类项”是把题面变简单了,就是“化繁为简”的方法;做几何题时,划几道“辅助线”,图形复杂了,但问题说不定就“豁然开朗”。

  这一次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通过了那个“恶法”,就是针对大国的;尽管这个“法”还有好几道程序,但结果肯定会通过,不能被美国人唱的“双簧”骗了。

  主要问题是“岛”,从利益最大化来考虑,现在真不是“动手”的最佳时机;美国也看得到这一点,他们认为现在是“搞事”的最后窗口期,再过几年就没法搞了。

  这个原则指的是:不“就事论事”地围着“岛”转。因为这正是美国所希望的结果:用大国自己的“岛”牵制大国的发展。

  不妨把事情搞得“大”一点。跳出“岛”来看“岛”的问题,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直指美国所依仗的根本:美国在第一岛链的霸权。

  有一个外交前辈把世界上的国家分成三类:一类是“能成事也能坏事”的霸道国家;第二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国家;第三类是“随大流”的国家。

  什么叫“能成事”呢?比如美国,他们在冷战时就搞了个“北约”对付苏联;现在又要搞“TPP”对付大国,不过被特朗普废掉了;拜登要搞“美日印澳联盟”、“芯片联盟”等。

  他们搞了这些东西,只要自己内部不出问题,基本都能搞成;因为他们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技术、经济能力。

  “能败事”,就是指把别人的事情搞黄了。这个美国拿手,他们经常用舆论霸权、军事霸权把世界搞乱;用金融霸权让世界别的国家什么事都干不成。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指:想干点事很难成功;但坏点事是可以的,即使是霸主美国的事,也可以把它坏掉。

  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把你搅黄,比如霸主不经过联合国的事你就搅不黄。只要经过联合国,他们一票否决,事情就没有了。

  比如有一年,美国的“奴才”海地发生政变,美国在联合国要搞个援助,结果,因为大国不爽海地和“岛”的外交关系,给“一票否决”了,还把海地骂了一顿;然后,援助就没有了。这是典型的“败事有余”。

  “霸道的国家”很少,殖民主义时期的日不落等国就是;冷战时期的美、苏也是;现在的美国更是。

  这些国家,想干啥就干啥,霸道得很;别人想干点事,他们有能力给搅黄了,坏得很。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国家”也不多,想成事只有霸主能做到,这是霸主的权利,其它国家很难做到。

  因为这些国家在国际上有否决权,可以把事情搞黄;也因为这些国家都是“合法的”核大国,实力比较强,大家要卖他的面子。

  其它的就是随大流的国家,他们既没有能力在世界上搞事,也没能力把世界上的事情搅黄了。这是国家地位与实力的问题。

  现在,世界上有三个国家、一个地区是最强的,他们单个拿出来都能在世界上呼风唤雨,有能力把世界搅得不得安宁。这三个国家就是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一个地区是欧洲。

  之所以把欧洲放在一起来说,因为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单独拿出来,都是一个小国,他们做不成任何事、也坏不了任何事;但他们团结在一起,还是有力量和影响的。

  毕竟历史上欧洲就是个统一的“罗马帝国”;现在,欧洲也有两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还有千年来都是欧洲最强的日耳曼德国。

  美国是一个清教徒建立的国家,充满了清教徒的“神经质”性格和“偏执狂”的特点;美国从一开始就有很多的“糟点”:

  为了拓展殖民地范围,美国人残酷地杀害原住民印第安人,还把残存的原住民赶到荒凉的不毛之地。

  当美国人反抗英国的税法,搞出“波士顿倾茶事件”时,自己不露面,怕遭到英国人的报复,而是装成印第安人的模样。

  为了把西班牙人从中南美洲赶走,美国自编自导了所谓的“缅因号事件”,然后以此为由,打起了“美西战争”。

  为了不让欧洲强国干涉美国控制美洲,美国人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门罗主义”,实际上背后的想法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为了借助菲律宾人反抗殖民的力量,他们谎称“打败西班牙殖民者就让菲律宾独立”,结果打败西班牙人后,他们转过头就镇压要独立的菲律宾人。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最后参战,既得到前期的好处,又得到战后的利益。美国的做法连欧洲的英国、法国都看不过去,但一点办法没有。

  冷战时期,为了对抗苏联,美国一开始把身段放得特别低,到处给原殖民地国家赔礼道歉,目的就是要拉起自己的队伍。

  为了稳住埃及,同时在中东扎稳“以色列”这颗钉子,美国不管英国、法国的“殖民利益”,把苏伊士运河从英国、法国剥离。

  在这里要说:苏伊士运河本来就是埃及的。但美国的出发点可不是“主持正义”,而是彻底压制英国,让美元压过英镑成为世界货币。

  在科技上,美国和苏联也不断争斗,苏联第一个把人送上外太空;美国把人送到月亮上,还安全返回,把世界搞得目瞪口呆。

  登月到底怎么回事,只有专业人士评说,但也有很多人怀疑是美国人造假。想想这种怀疑也有道理:1969年,那时的科技怎么能做到“月地往返”?现在为什么做不到?

  美国为了吓唬苏联,搞了个“星球大战计划”,结果真的把苏联吓坏了;不过现在,美国坦白说这个“星球大战计划”就是个“不能完成的计划”,但效果达到了。

  还是特朗普的国务卿蓬佩奥实在,他直接说:“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我们还有一门课程专门来教这些;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

  美国不但撒谎、欺骗、偷窃,美国还是“神经质”和“偏执狂”的结合体;是“种族主义”和“战争贩子”的集大成。

  俄罗斯是从苏联的体内分裂的,现在的俄罗斯问题一大堆:内部暗流涌动,表面波澜不惊;外部压力巨大,邻国大多不睦。

  很多的问题,有的是俄罗斯本来就有的,是有历史原因的;而更多的是美国给他们找的。美国把俄罗斯当异类,非要收拾了不可;美国还把俄罗斯当战败国,非要羞辱一番。

  现在,俄罗斯在乌克兰打了起来,俄罗斯、乌克兰、欧洲三败俱伤,唯独美国赚得盆满钵满;但一切都是有代价的,美国的“美元霸权”和“国际声誉”恐怕要受到世界的重新检视。

  欧洲看起来是一体的,实际上很分裂;现在的欧洲基本在吃老本,产业经济被后来者超过;金融方面一直不温不火。

  比如欧洲的统一市场,这是德国发达的根本;欧元的确立和使用,这是德国影响力的外延。

  但是,欧洲注定会渐渐失落,这不是欧洲不强;而是欧洲没有强的基础:只要危及美国的霸权,欧洲必须落下去。

  大国在美国人制定的“贸易规则”下,干败了西方一众国家,让西方没有什么话讲。实事求是讲,大国的发展给美国的震撼是全方位的。

  大国的成功代表了一种制度的成功,代表了亚洲人种的成功,这让美国和西方国家受不了;支撑欧美国家的心理优势的“制度优越、人种优越”全部被打破。

  强大起来的大国也没有藏着掖着,更没有固步自封,他们要发展欧美国家赖以“垄断世界”的高科技产业。美、欧都知道,大国真的要干,一定会打破他们的垄断。

  大国的发展还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基础:军事、美元、舆论霸权。因为大国是唯独没有完全统一的大国,所以要发展现代化军队;

  大国在世界上的贸易量“世界第一”,但大国货币在世界上的占比不高,美国一直打压;问题是这种打压非常不合理,美国人知道:大国在忍耐,否则,打压是打压不下去的。

  这样的局面让美国不放心,他们的舆论霸权出现危机;因为封闭世界舆论是做不到的,美欧国家最多只能骗一骗自己国家的人。

  总之,现在的世界就是“美国、欧洲、俄罗斯、大国”互相依靠、互相提防的状态。具体到国家:

  俄罗斯一直想融入欧美的大框架,但美国的打压、欧洲的拒绝,让俄罗斯非常难受;俄罗斯对大国有自己的要求,比如“结盟”,但大国又做不到。

  大国是个特立独行的“无神论”国家,不像美国、欧洲、俄罗斯,本质上都是“基督教”国家。实际上,有“宗教”的国家都有他们固执排斥别国的一面,他们连不同宗教流派都排斥。

  大国是理智的,也是讲道理的,不信“神神鬼鬼”那一套;大国坚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意在平等互利的情况下发展和任何国家的关系。

  现在,由于美国的压力,大国和俄罗斯走得近,但这两个大国不会太“近”的,美国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才敢肆无忌惮地搞事。

  随着大国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的紧迫感越来越强,他们知道,按照现在的势头发展,大国一定会在经济上超过他们。

  经济强大了,海外利益多了,就要有保护利益的军事力量;那么,大国将来的军事实力超过美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科技封锁上,美国一直在做,有效果,但不大;而美国封锁的副作用却不断显现:大国自主研发,打破垄断。

  为了遏制大国、为了攫取利益、为了压榨“岛”的最后价值、为了把“台积电”赶到美国、为了搞乱亚欧大陆、为了捆绑西方国家一起对付大国······

  太多理由了,美国要在“岛”上动手,逼大国“陷入战火、遭到孤立、发展停滞”。

  大国如果围着“岛”和美国干,正中美国下怀。美国就希望“岛”成为大国不断失血的伤口,让大国的步子停下来。

  不妨把事情搞大一点,从美国霸权的根本入手:1、美国凭什么以美元收割世界?2、美国凭什么说自己是“上帝的选民”?3、美国有什么资格在“岛”上说东道西?

  美元霸权是美国霸权的根本,他们建立的美元体系也要通过市场才能体现自己的霸权。

  大国是一个“海陆并重”的国家,海上问题可以陆上解决;能说了算的,是陆上的一带一路、是和俄罗斯、中东的能源贸易、是和世界各国的贸易与交流。

  美元体系少了大国,虽不致崩溃,但再想和以前那样肆无忌惮是做不到的;大国拿回本属于自己的权益,虽然“两败俱伤”,但是“逼不得已”。

  在宗教上,和基督教的“根”搞好关系。虽然大国不是“宗教立国”,但在那些基督教国家中要有自己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人还是比较信自己的“教皇”的。

  一个美国空军副参谋长说:如果大国梧桐,美国空军可以打击大国的“后勤补给”线。

  怎么说呢?这个副参谋长恐怕没搞明白两件事:1、他们怎么打?2、他们打了以后的后果。

  1962年,大国啥也没有,愣是把美国高空侦察机打了下来;现在,美国敢到大国境内打“补给线”,真的敢想。

  如果美国真的按这个副参谋长的话做了,实际上正好把事搞大:美国在西太的存在就是大国要解决的问题。与这个问题相比,“岛”太小了。

  打个比方:一个篮子里三个苹果,里面有一个是大国的,大家早就说好了。现在,美国要把这个苹果往远处拿,还想不承认以前说好了的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