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为”的用法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古汉语“为”的用法 (一) 为” “ 本是动词, 读作wéi。 “做” 有 、 “制造”、“作为”、“当作”、“认为” “是”等义。例如: ①譬如为山, ( 子罕》 ) . 未成一篑。 《论语· ②霓
古汉语“为”的用法 (一) 为” “ 本是动词, 读作wéi。 “做” 有 、 “制造”、“作为”、“当作”、“认为” “是”等义。例如: ①譬如为山, ( 子罕》 ) . 未成一篑。 《论语· ②霓为 衣兮风为 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 . . 下。(《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 (《墨子·公 . 输》) 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魏学音伊 《核 . 舟记》) (二)“为”的介词用法 “为” 的介词用法由动词虚化而来。 “为” 作介词,用法大致有四种: 1、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一般可译 为“替”、“给”等。例如: ? 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 《墨子· ( 公 . 输》) ?②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 . . 子·滕文公上》)?2、2、引进动作、行 为所涉及的对象。 一般可译为 “向” “跟” 、 、 “对”等。例如: ?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 . 记》)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 . 马迁《报任安书》)?3、表示动作、行为 产生的原因或目的。一般可译为“因为”、 “由于”、“为了”等。例如: ?①天行有常, . 不为尧存, . 不为桀亡。《荀 ( 子·天论》) ?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 . . 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凶凶也辍行。 . (《荀子·天论》) 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 . . 利往。(《史货殖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读作wéi, 可译为“被”。例如: ①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 (《韩非子·五蠹》) ?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 . 谊《过秦论》) (三)“为”的连词用法 “为”的连词用法,是从介词用法演变 而来的,读作wéi。 1、用在假设复句中,一般可译为“如 果”、“假如”。例如: ? ①王甚喜人之掩口也,. 为见王, 必掩口。 (《韩非子·内储说下》) ②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 . 策四》) 2、用在因果复句中,可译为“因为”。 例如: ? ①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 . 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 . . 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我欲杀之, . 为其功多, 故不忍。 《史 ( 记·留侯世家》) (四)“为”的语气词用法 “为”用作语气词,读作wéi,放在疑问 句末尾,表示疑问,前面往往有疑问代词 “奚”“何” 、 等与之呼应。 一般可译为 “呢” 。 例如: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 . 语·季氏》)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为?(《史记·项羽本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