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阳县辖镇)
发布时间:2019-10-10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鳌江镇,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浙江省27个中心镇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是具备“水,公,铁”交通网的乡镇,温州南部交通枢纽之一,平阳县经济中心、交通中心。

  鳌江镇辖面积169平方千米(2017年),其建成区面积13.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9万、常住人口237011人(2017年)

  201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24.99亿元,同比增长6.1%;财政总收入14.92亿元;限上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25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1250元。

  早在北宋时期,鳌江由渔人聚集成市,清朝初年设置了海关。至于鳌江镇(俗称鳌江)。

  1923年(民国十二年),建成鳌江港,港口开辟了至湛江汕头上海基隆大连等全国主要沿海城市航线,成为鳌江流域对外开放的窗口。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鳌江正式建镇,携渔业与船运之便,成为浙南著名商埠,时称“中国古鳌头”、“瓯闽小上海”。解放后,鳌江商贸依然非常活跃,平阳县的工商企业大部分设在鳌江,周边的福鼎泰顺文成等县都在此设立商务代理处,是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出海口。

  1994年,经省政府批准鳌江港为国家二类口岸,并设立了海关商检口岸边防海事等涉外机构,承担着温州市飞云江以南四个县的全部涉外业务。

  2011年,经过行政区划调整,附近的钱仓、南麂西湾梅溪、梅源等五个乡镇撤销建制并入鳌江镇。

  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3-9月)。春雨期(3-4月)暖湿气团势力加强,冷空气势力减弱,冷暖气团相持于华南上空形成静止锋,受其影响,多阴雨天气,平均雨日37天,雨量287毫米,占全年的17%。梅雨期(5-6月)南方暖湿气流加强北推,锋面移至长江中下游流域,县境不但雨量多,而且降水强度也较大,雨量420毫米,为全年的25%,雨日39天。5月份的平均雨日达20天,为全年各月之冠。台风雷雨期(7-9月)受台风影响,雨量多,雨势猛,西部山区因地形作用,雷阵雨也较多。7-9月总雨量达630毫米,全年的38%,为雨量最多的季节,雨日43天。秋冬少雨期(10-12月),因受极地干冷空气团控制,雨量较少,且地域分布均匀,总雨量只有290毫米。

  鳌江流域水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计有鱼类91种,分属31科,以栖息区域来分:在湖沼定居性的鱼类有45种(鲤、鲫、黄鳝、泥鳅等),溪润性鱼类9种(圆吻鲲、马上鱼等),溯河性鱼类5种(鲥鱼、香鱼等),河口性鱼类24种(梅童鱼、鳓鱼、鲻鱼、鲈鱼等),放养性鱼类6种(青鱼、草鱼、鲢鱼、包头鱼等),其他鱼类2种。

  鳌江水资源丰沛充足,流域的集雨区分布是自东向西递增,东部的年均雨量在1700毫米左右,西部山区的雨量则达到2000毫米左右。平阳的顺溪、青街、南雁,苍南的腾垟、莒溪等地是雨量的中心。鳌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9.1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7.53亿立方米,地下水1.66亿立方米。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7.53亿立方米,偏丰年22.91亿立方米,平水年16.73亿立方米,缺水年12.57亿立方米,枯水年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入海水量15.87亿立方米。

  鳌江流域水力资源的利用量达3亿立方米,全部分布在上中游山区,理论蕴藏量为13.9万千瓦,可开发利用为6.27万千瓦。

  2011年,鳌江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84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8950万元,林业产值694万元,牧业产值20131万元,渔业产值61792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1280万元。

  2011年,鳌江镇第三产业增加值39.64亿元,占生产比重由2010年46.8%提高到48.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额3.08亿元,金融营业收入4.07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2010年增长12.68%。

  2011年,鳌江镇为推进基础教育发展,鳌江小学整体搬迁,开工建设了鳌江五小迁建、鳌江七小附属工程,建成鳌江新五中迁扩建一期、鳌江十二小教学楼、鳌江十三小教学楼等工程,完成鳌江四中、鳌江八中、鳌江六中六小等学校附属工程建设。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