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山东创建600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发布时间:2019-07-30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中了解到,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解读《关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持政策》(以下简称:《支持政策》),到2022年全省创建省级示范区100个、市级示范区200个、县级示范区300个,以点带面,在点上示范的同时,辐射面上工作开展。

  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鲁波介绍,今年以来,山东省围绕扎实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加快齐鲁样板打造,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启动开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工作,

  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鲁波介绍,以乡村振兴重大项目为基础,以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突破口,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为支撑,以示范区创建为载体,探索建立乡村振兴新机制、新经验、新路径,做到“一区三联”,即区内主导产业相联、基础设施相联、特色风貌相联。

  另一方面,坚持省、市、县梯次开展创建。每个县(市、区)每年集中连片选择10—30个行政村、覆盖20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创建1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每个市从所辖县级示范区择优支持创建市级示范区;省里从市级推荐的示范区中择优支持创建省级示范区。

  在重点任务上,主要是实施“六个双提升行动”。实施乡村产业发展“双提升”行动。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水平,每个示范区培育1—2个特色鲜明、有一定规模的主导产业或园区(据统计,全省确定了220个省级以上各类现代农业园区)。

  实施农村环境治理“双提升”行动。提升农村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实施村级组织发展“双提升”行动。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水平和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示范区内村均集体收入每年不低于10万元。

  实施农民技能收入“双提升”行动。每个示范区建设至少1处乡村人才技能培训基地,示范区内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以上。五是实施乡村文化旅游“双提升”行动。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业态丰富、功能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

  实施农村改革“双提升”行动。提升农村资源活力和金融服务水平,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乡村振兴基金对示范区建设的投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目前,经过县级申报、市级审核、省级评审等程序,2019年省级示范区创建名单已基本确定,将于近日公布。可以相信,经过几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示范区创建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在示范引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打造上发挥重要作用。

  山东省属高校ESI上榜高校数量和前1%学科数量再创新高,根据科睿唯安发布的最新ESI数据,我省省属高校ESI综合排名上榜高校数达到18所,位居全国第一位;ESI前1%上榜学科数达到39个,位居全国第三位。[详细]

  8月1日起施行7月24日,青岛市公安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落户有关问题的通知》,自8月1日起青岛人才引进落户办理将有新变化。(院长、所长);担任世界500强企业总部首席执行官或首席技术官;6.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人选;国...[详细]

  2019高考山东专科普通批首次志愿填报今日进行7月30日,2019年山东高考志愿填报继续进行,除了本科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文理类、春季高考)、艺术类本科B段征集志愿外,专科普通批首次志愿填报将是当天的重头戏。符合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报考资格的考生(2019年公示名单内考...[详细]

  近日,山东获中央财政资金17.5亿元用于奖励106个产粮(油)大县。山东省为全国重要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年产量稳居全国第三位,今年有97个县进入国家产粮大县奖励范围,获奖资金15.82亿元。[详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