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快速高效阅读呢
发布时间:2019-09-27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怎样进行快速高效阅读呢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怎样进行快速高效阅读呢?我今天列出了 4 个小主题。也就是说,我今天将从我所理解到的四 个方面来谈这个线、快速高效阅读的基础:关键词 我的读书效率还是非常不错的,现在基本是维持一天一本书左右

  怎样进行快速高效阅读呢?我今天列出了 4 个小主题。也就是说,我今天将从我所理解到的四 个方面来谈这个线、快速高效阅读的基础:关键词 我的读书效率还是非常不错的,现在基本是维持一天一本书左右的阅读速度。很多人问我:你只 是翻翻,还是真认认真真读了?我的回答是:当然认真读了。 这个是真话。其实严格说来,我的读书速度并不算快。我见过更快的,一天能读三四本,甚至更 多的书。这是真的。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就比较喜欢追踪孔庆东的博客,他在博客里都会记录 自己每天读书的情况。我发现,他读书的速度,多的时候一天会提到三四本,而且不是只是提提 书名,而是有详细的读书心得记录。我就惊叹:这是怎么做到的?后来深挖,发现,他一天其实 也很忙,很多都是利用坐车的时间,或者早起晚睡的时间读的,才明白,哦,原来他不只是读书 快,是时间利用的好,读书超级勤奋。 我读书的速度,是在初中时代被训练出来的。那时候穷,没钱,但又痴迷读书,于是几个同学就 凑钱借书,借完书回来,大家轮流读。因为我出的份子少,所以每次,都是大家读完,最后一个 才轮到我。特别是一些武侠小说,有时候,甚至没有给我留下读的时间,常常给我的时候,也就 是差不多要还的时候。所以,我常常是一边去还书的路上,一边读。有时候,都到了还书的摊位 上了,我还没有看完。于是,我就向老板晃一晃书,代表我来按时来了,然后站在摊边读完。这 样, 就逼得我不得不一目十行读完, 有时候, 甚至到了一页就扫两眼, 整本书就这样刷刷翻完了。 但神奇的是,在宿舍讨论书中的故事和内容的时候,我竟然发现,我记得的内容比那些读了一两 天的人并不差。大家都很惊奇,纷纷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也一头雾水,不知所以。但也正是 因此,使得我格外留心起我的读书方法来了。 后来,我仔细追踪梳理了一下,发现,原来是因为大家常常无法留给我正常的读书时间,我就不 得不想法提高阅读的效率。我先是跳字读,太慢,于是改为只挑句子中的关键词;后来,还慢, 赶不上还书的进度,就干脆整句整句读;我就是这样被迫,慢慢被训练出了高速阅读的方法。阅 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阅读的秘密,那就是:阅读的基本构成不是字,而是词,关键词。因 为单个字是构成不了任何要表达的意思的,任何最简单的意思表达,都必须从词开始。因此,实 际上,阅读应该是先从词开始。 因此,后来,我读书,不像有些人对字念念有声,或者在心理默念,我等不及这样的节奏,基本 就是一眼扫过去,只读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会构成一个句子的要素和表达。再到后来,阅读量 更大之后,我甚至都不是读词了,而是一眼一行,或者一个句子,从上往下扫下来,一段中的关 键词就会在我的脑海里集中构成一个类似于图像的东西, 我理解整个段落的不是句子, 而是关键 词,关键词就像是图片的像素一样,简单快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段落,段落中表达的意思,就那 么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了。 如此说来,我读书其实不是按照认字的方式读的,也不是从前往后依次读的,而是类似于照相的 方式, 直接一段段照的。 但我照的是时候, 不是尝试啥都记住, 而是同时带有类似于筛选的功能, 只咔擦一下,找出段落中的关键词群组,而不是一个字,或者一个句子。然后,我脑海里通过筛 选后摄取到的关键词群组,在一瞬间再重新还原出一个意思。从这个角度讲,我一开始学习到的 阅读方法,其实就是只读其大概,而非精确阅读。我想,这大概也可能是我能快速高效阅读的缘 故吧! 好在我的阅读是起始于武侠阅读。 因为武侠小说主要看的是故事情节, 不需要深究或者记住很多 东西,因此,也就误打误撞地变成了我的快速阅读训练。后来,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我发现, 其实这种阅读方式,在其它地方使用也是可行的,因此,也就渐渐就被我移植到其它类型书籍的 阅读中了。如此这般,慢慢,我就形成了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快速阅读方式。 这样的阅读速度到有多快呢?我曾经尝试着测试过,读小说一分钟能读到 1500~3000 字。而读 一些通俗类的非专业书籍, 比如职场书籍之类, 我大约一分钟能读一页多, 也就是大约 800~1500 字左右。当然,这种阅读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对于专业书籍和一些以文辞见长的文章,就不大适 用了。 后来,我仔细总结了一下,实际上,我读书方法,似乎也是可行和合理的。其实我阅读的过程, 严格遵守文章的构顺序:关键词→句子→段落。也就是说,读文章的基础,其实是读词,句子, 段落。关键词构成了句子的表达意思,句子的组合,构成了段,也就是思想碎片表达,段(思想 碎片) 的叠加组合, 才构成了完整的知识阐述和中心意思的表达 (章节和整篇文章乃至整本书) 。 虽然我后期发展成只抓整段中的关键词,但文章的构成基础其实就是关键词,我想,这大概也就 是我能高效阅读的基础吧! 2、主动阅读才是高效阅读中记住内容的关键 其实是所有的阅读都是主动的,否则你怎么去读呢?总不能让文字自己跑到你的眼帘里来吧? 但此处所说的主动阅读, 并非彼主动阅读。 我这里所谓的主动阅读, 是指接受一本书传递的知识, 或者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思想而言的,而非单纯只指阅读文字。 很多人读的慢,理解的慢,并非是他的理解能力有问题,而是他的阅读方式有问题。比如,他喜 欢按照一本书的结构顺序,一页页读下来。这种阅读,我就称其为被动阅读。也就是说,作者表 达什么,他就看什么,作者写到哪里,他就看到哪里。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他不管是接受书本 所有传达的知识信息,还是表达方式,都是被动的。 一个高效的阅读者,不应该这样。他应该在阅读中变得主动,而非亦步亦趋跟着作者。 怎么才能主动呢?就是他要把作者当做一个面对面的谈话者,要向他提出问题,让个他回答,或 者与作者针锋相对,激烈争论,乃至给作者设置难题,让他逾越。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谈话 中,单向传递信息,总是难以被有效记住,如果有争论,有争吵,有认同,有不认同,甚至骂狗 屁,或者被骂狗屁,那些谈话的内容才能记住。 你可能会问:书上的文字是死的,而且,你阅读的书的作者,不知道在哪里,或者不知道已经作 古多少年了,你怎么向作者提问,让作者回答,跟作者争执、争吵呢? 方法就是,在阅读一本书之前,你应该先构思结构,提问题,预设自己的观点,然后才翻看书内 容。在阅读中,留心对比作者的表达和论述,然后看看,你想的,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有多少异 同。哪些观点和结构构思是相似的,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不用特别花力气读了。不同的 部分,或者与你的构思完全相反的部分,才是你阅读的重点。这样的阅读方式,就等同于你将一 本死板、静止的书,变成了一个活的、有观点、有气质、认同你或者反对你的对谈者。此种方式 的阅读,可以让你思考更多,理解的更深入。 如果就同一个问题,或者同一个主题,你觉得读一本书过瘾,或者不足以回答你的问题,让你觉 得满意, 那么你还可以尝试让一群作者来一起回答你的问题。 方法是: 就同一个主题, 找一批书, 集中进行阅读。当然,同上面我说的读一本书类似,开始前,你先要罗列你关心的问题,或者你 构思的结构安排,然后在阅读的时候,与作者进行对比。这样,你会发现一些比阅读一本书有趣 的多的多的现象。 比如, 同一个问题, 很多作者有相似的观点, 也有很多作者有截然相反的观点。 当一个主题拓展成一批书阅读的时候,作者之间叽叽喳喳的争论,此起彼伏的争吵,争锋相对的 辩论, 远比读一本书要精彩很多。 而作者们的观点和铺陈开, 其视野之宽广, 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其讨论的纵深度,也远较你阅读一两本书要深入的多的多。关于这类的阅读方式,叫主题阅读, 也叫做分析阅读。我最喜欢这种阅读方式,以前经常采用。就连读唐诗,我也采用这种方法。比 如, 我一般不会一次只读一首诗而是每次集中读同主题和类似主题的几十乃至上百首, 虽然未必 首首都能记住, 但其中出彩的诗句就很容易记住。 记得有次我读关于春雨的主题的唐诗, 就发现, 原来最好的春雨诗句,不仅仅是写细雨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更有 写微雨的“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如非采用主题阅读,怎能发现 这些细微的差别并记住这它们呢? 3、高效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而非阅读速度 很多人看到前面说到的阅读速度,可能会错误理解为,我是在一味强调阅读速度。恰恰相反,阅 读过程中,我觉得理解比阅读重要,更比一分钟读 1000 字还是 3000 字重要的多得多。不管阅 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也好,还是不接受也好,如果没有理解,单纯的阅读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也就是说,仅仅只是追求输入是没有价值的,而是要选择对输入的内容,一定确定要输入的东西 是适合自己的需求的东西,或者其养料成分对自己是有价值的。阅读和输入知识的终极目的,是 为了有一天会输出。如果不能输出的输入,不管是对工作,还是对自己知识积累、素养提升都没 有价值的输入, 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不是功利, 而是要追求阅读和输入的质量。 如果不思考这些, 只是喜欢读,为读而读,为多读而多读,不能咀嚼消化输入,只是简单的叠加、寄存,其实跟书 橱没有两样。只不过是从四脚书橱变成了两脚书橱而已,跟想书架上添书,电脑硬盘里添资料, 没有啥两样。 至于理解多少算理解,因人而异,没有定规,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我而言,我觉得一本书,能 理解和消化 20%其实就足够了。如果能超过 20%,我觉得这本书或者这笔投资,就是超值的。 反之,如果一本书,连 10%的内容都理解消化不了,我觉得你大可以暂时丢开了。因为接下去, 你的阅读,99.9%可能还是会徒劳。与其 100%浪费掉那些时间,还不如挽救回来 80%,做做其 它事情。 4、选对的书,才是高效阅读的真正秘密 在阅读的的过程中,最大浪费其实不是你读书慢,或者你理解慢,因此消耗了太多时间,而是你 没有选对书。其实,对于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接受,真正有价值的部分,不在于多快,多迅速, 而在于你在合适的时间,或者正好的需求节点上,正好读到了,正好理解了,正好应用了,正好 融会贯通了。从这个角度讲,读书,其实读对,比读多,或者读到好书,重要的多的多。很多时 候,知识的应用,或者对人生的启迪和感悟,犹如你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光亮,不管那是一句 话,一种观点,一个忠告,或者一句感叹,马上就能让你看到未来,明白行走的方向。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专家、学者开列的书单。首先,我们要承认,书是好书,但好书犹药也,不在 于多名贵,而在于怎善用。很多的好书,是人参,是鲍鱼,但对于我们思想和能力成长而言,每 天吃鲍鱼人参是会出问题的,它们其实只适合在某个阶段去消化。其实日常,我们还是需要馒头 包子,乃至稀饭。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不反对人们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读读励志读物,哪怕它浅,哪 怕它似乎水平不高, 但只要激发我们的正能量, 能让我们低落的情绪变好就好。 基于同样的道理, 我也不反对周末读读鸡汤。犹如每天不能喝鸡汤,心灵里,也不能彻底没有鸡汤浸润。 所以, 在阅读的过程中, 如果你觉得能帮助你成长, 对你的现状改善有帮助, 就是有价值的阅读。 反之,如果你读不进去,读不下去,或者觉得书中讲的东西太离谱了,我的观点是,把它马上丢 掉。这就像是你走路陷入了泥潭,你所有做的,就是果断拔出自己的脚,掉头就走。而不要因为 某人说前面怎样怎样,内容多好多好,你就在里面越陷越深。迷途知返,不仅仅说羔羊,其实对 于选错了书读的人,也同样适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