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字)_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9-09-18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用日作意符的字大多与太阳或时间有关,可以分为三类:1.有关太阳的名词,如:时、景、晖。2.有关太阳的形容词,如:晴、明、暗、晦、昭、昧。3.表示时间的词,如:旦、暮、昏、晓、春、晨。

  汉武帝的辅政大臣金日磾一般认为读Jīn Mìdī,可能与古汉语连音变读或字形讹变有关。

  象形字。“日”是最早出现的象形文字之一,它所模拟的就是太阳。早期金文(图1)中,用一个圆圈模拟太阳。往后的甲骨文(图2、3)和金文(图4-7)圆圈中多出一点或一横。至于古人为什么在圆圈中加一短横或一点,有人认为,这一短横或一点可能表明太阳是个实体,而不是空心圆。在古人心目中,太阳是光芒四射的发光体,是被人格化了的神,一些文明中太阳神是众神中最伟大的。太阳是个圆圆的实体,不像月亮那样,有时圆,有时缺。古人把太阳的“实”与月亮的“缺”看成是相对应的。也有人认为,这一短横或一点可能是太阳表面的黑子。也有人认为这一短横或一点只是个强调符号,以区别“口”之类的字形。

  金文中的“日”多为圆形,而甲骨文的“日”字,却是扁扁的四方形。这是因为甲骨文是用刀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笔画很难刻得圆转。小篆(图10)和楷书的“日”均为方形,主要是因为圆形难写。为了美观起见,因而写作方框的“日”。

  《尚书·洪范》:“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荀子·王制》:“殷之日,安以静兵息民,慈爱百姓,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

  【译文】日,(光明)盛实。太阳的精华不亏损。由囗、一会意。象形。大凡日的部属都从日。,古文日。象形。

  【注释】①实:《释名·释天》:“日,实也。光明盛实也。”②精:王筠《说文解字句读》“晶”下:“物之精者必有光,天精为日。”③从囗、一:王筠《说文解字句读》:“日字全体象形。若从囗、一,则会意也。又言象形,是骑犊也。”高亨《文字形义学概沦》:“‘从囗、一’三字可删。”

  注:以叠韵为训。《月令》正义引《春秋》元命包云:日之为言实也。《释名》曰:日,实也。光明盛实也。

  《唐韵》《正韵》人质切。《集韵》《韵会》入质切,竝音。《说文》: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博雅》:君象也。《释名》:日,实也,光明盛实也。《易·乾卦》:与日月合其明。

  又《说卦》:离为火为日。《周礼·天官·九(嫔)》注:日者天之明。《礼·祭义》:日出于东。《史记·天官书注》日者,阳精之宗。《前汉·律历志》:日合于天统。《后汉·荀爽传》:在地为火,在天为日。《淮南子·天文训》:火气之精者为日。

  又《书·舜典》:协时月正日。传: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

  又《洪范》:五纪,三曰日。传:纪一日。疏:从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为一日。

  又《礼·曲礼》: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为刚,乙丁己辛癸五偶为柔也。

  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注:迎长日者,建卯而昼夜分,分而日长也。

  又《韵补》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赋》:审机动之至微,思遗餐而忘寐。表略韵于纳素,托精诚于白日。

  ❷左竖和竖段的中点都在横中线;框内短横在横中线,楷体右端不与竖笔相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