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语汉字)_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9-08-05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强,弘虫为强,力及至远,指代就算单一的、卑微的生命体,弘扬出来,自是强。

  强,作名词,通“襁”。作形容词,指的是健壮,有力,效果(效果越强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后果(效果)程度越深)与“弱”相对。此外,还有中医上的强,有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强盛,亢盛等意思。强还是2008年的关键词。

  (5) 又如:强家(势力强盛的卿大夫);强雄(强盛);强寿(强盛而长久);强对(强大的对手);强元(以强大立足天下);强兵(强大的军队);强阵(强大的军队);强旅(强大的军队);强弱(强大与弱小)

  (7) 又如:强仕(四十岁。这年龄的人各方面已经成熟,正好出仕做官);身强力壮;强死(人尚壮健而死于非命)

  (11) 又如:强悍(强横勇猛);强戾(强横凶暴);强虐(强横暴虐);强狠(强横凶狠)

  (13) 又如:强俊(强暴而又才智出众);强虏(强暴的敌人);强塞(强暴固执);强鸷(强暴凶狠)

  (15) 又如:强起(强如。胜过;比…更好);比他强;比昨天强;我们的劳动条件一年比一年强;博闻强记;强处

  (1) 又如:强匄(仗势索取);强媒硬保(强迫做媒,包办成亲);强劝架(连拉带劝;拉偏架);强邀(夺取);强风情(强作风流情事);强为(硬干;蛮干);强起(强迫不愿做官的人任官就职)

  《灵枢·禁服》:“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若细子。”

  (2) 又如:强气(倔强脾气);强颜(指人不知羞耻);强团练(宋代杭州俗谚。指性情倔强,对人倔傲的人);强头别(形容倔强的神气)

  (强)《唐韵》巨良切《集韵》《韵会》《正韵》渠良切,音彊。《玉篇》米中蠹。《尔雅·释虫》蛄䗐,强䖹。《注》今米榖中小黑虫是也。建平人呼为䖹子。《扬子·方言》蛄䗐谓之强䖹。江东人谓之。

  《尔雅·释虫》强蚚。《疏》强,虫名也。一名蚚,好自摩捋者,盖蝇类。《又》强丑捋。《注》以脚自摩捋。

  与彊通。《广韵》刚强也,健也。《礼·曲礼》四十曰强而仕。《疏》强有二义,一则四十不惑,是智虑强。二则气力强也。《中庸》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广韵》《集韵》《正韵》其两切,彊上声。《集韵》勉也。《尔雅·释诂》勤也。《礼·中庸》或勉强而行之。

  《韵会》矫强。《左传·庄十九年》鬻拳强谏楚子。《荀子·臣道篇》率羣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曰桥君。《注》桥音矫。

  劝也。《周礼·地官》正其行,而强之道艺。《注》强,犹劝也。《礼·乐记》强而弗抑则易。《疏》师但劝强其神识,而不抑之令晓,则受者和易。

  姓。《广韵》《前秦录》有将军强求。◎按《後汉》强华,《前秦》强求同姓,《广韵》分二音,不知何据。

  《集韵》《韵会》《正韵》其亮切,彊去声。《韵会》木强,不和柔貌。《前汉·周昌传赞》周昌,木强人也。《注》言其强质如木石然。

  《正韵》自是也,㑃也。《前汉·陆贾传》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於此。《注》屈强,不柔服也。《史记》作屈彊。

  与襁通。《类篇》强,负儿衣。《史记·鲁周公世家》成王少在强葆之中。《注》索隐曰:强葆卽襁褓。正义曰:强阔八寸,长八尺,用约小儿於背而负行。

  2、客家话:[海陆丰腔]kiong2、giong3、giong1,[客英字典]kiong2、giong3,[宝安腔]kiong2、giong3,[梅州腔]giong3、kiong2,[******四县腔]kiong2、gion g3、giong1,[沙头角腔]kiong2,[东莞腔]kiong3、kiong2、kiong1。

  3、潮州线(khî;ang),giên5/gion5(kî;eⁿ),giang2(kíang)。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