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上扬,但普通股民赚钱却感觉越来越难,特别是今年三四月份之后!
真实情况如何?公募基金是不是战胜了大多数股民和指数?如何看待炒股和买基金?
基金君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后发现,今年以来上证指数涨了20%,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涨幅却有37%和36%左右,远远超过指数的表现,也明显炒股沪深300指数30%的表现。
要知道这样的成绩是在同期七成股票下跌的情况下创造的正收益,更体现了”炒股不如买基金”!
从指数表现来看,上证指数今年以来,到9月19日涨幅仅为20.26%,基金表现是可以轻松战胜上证指数的。
WIND做了一些基金的指数,对各类公募基金采用等权重的方式计算涨幅,WIND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表现最好,今年以来到9月19日暴涨了37.39%,这一表现比上证指数多出了17.13个百分点。
尽管这些基金的最高仓位绝大多数只有95%,实际平均仓位在80%到85%,却能大幅跑赢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对比,WIND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和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也分别高出了7.04和5.64个百分点。
前三大重仓股中,除了暴涨近170%的五粮液之外,另外两个表现也非常牛,是涨幅超过63%的中国平安601318)和涨幅逼近100%的贵州茅台600519股吧)。这也难怪基金今年的业绩表现那么好。
从单只基金表现来看,主动权益基金中,4只产品收益率超过了80%,分别为交银成长519692)30、广发双擎升级银华内需精选和交银经济新动力。
还有20多只基金的业绩在70%到80%之间,能够以最高95%的股票仓位赚到70%以上的收益,算是表现十分优异的。
近半年“难以赚钱”或许成为今年不少股民的感触,数据也显示这半年炒股收益不如买基金。
今年A股市场在一季度呈现出久违的上涨行情,而在4月1日起市场逐渐震荡,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之后,市场调整幅度较大,盘整之后于近期出现小幅反弹。
上证指数期间下跌了3%,沪深300指数小幅上涨1.34%,表现较差的中证500指数下跌了6.42%,表现较好的创业板指数也只是上涨0.74%。
而且从持有大部分的股票其实都是亏损的:4月1日至9月19日处于下跌的股票达到2529只,占纳入统计的全部股票(包括科创板)比达到69.5%。其中跌幅超过50%达到50只,跌幅在“20~49%”区间内的达到119只,跌幅在“10%~29%”区间的达到191只。
WIND统计显示,普通股票型基金在此期间的业绩为7.84%,平衡混合+偏股混合基金在此期间的业绩为7.53%。
同时持有大部分基金其实是赚钱的:4月1日至9月19日净值收益率为正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股票型、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达到2887只,占全部纳入统计的3301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比高达87.4%。
Wind资讯显示,2017年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前三季度涨幅分别为7.9%、8.94%、15.9%、16.83%、-4.85%。
在同期有业绩可查询的801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包含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近九成收获正收益,前三季度平均收益率为11.71%,其中有167只基金前三季度涨幅在20%之上,43只同期收益逾30%。
而且,2017年前三季度权益类基金整体获得正收益的比例超过九成。而Wind数据显示,在3381只个股中,今年以来二级市场涨幅为正的仅为1285只,占比仅38%。显然,2017年想赚钱,紧紧抓住一只基金,比抓住一只股票要容易得多。
当时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还专门做一个数据,2017年除了创业板外主要指数涨幅都相当可观(沪深300涨22.5%、上证50涨20.6%、中小板指涨19.8%),但是持有大部分的股票其实都是亏损的:收益率在-20-0%之间的占31%、-30%—-20%之间的占到17%、-50%—-30%的占17%,并且有1%的个股跌幅超过50%,合计占66%。
与散户恰好相反,机构投资者反而普遍获得了可观的回报:84%的股票型基金产品录得正收益,其中有31%的产品收益在20%以上,远优于整个市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