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一直盼着“反攻大陆”的蒋介石,心脏病发去世,他的葬礼上来了一位古稀老人,有人认出来是张学良。
张学良本是可以大展宏图的东北少帅,父亲张作霖意外被日本人炸死后,他接管东北,拥军几十万,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东北军看起来很强,其内里已危机重重,张学良接受蒋介石的招揽,同意东北易帜,受国民党中央调遣,相当于给自己多一条退路。
蒋介石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东北,心情美妙,国民党内部军阀派系林立,虽说都是国军,真正听他话的也没几个,东北这么大一块地方,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受他管辖,彼时在他心目中,张学良和亲兄弟没两样。
张学良的父亲正是死于日本人之手,他若是不抗日,于民族大义是不义,于个人情感是不孝,他誓不做不义不孝之人。
于是,张学良联合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囚禁蒋介石,逼他不得不在“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协议上签字。
张学良在事发后单枪匹马送蒋介石夫妇回到南京,本以为他做了“犯上”的事,等待他的是被判死刑,为免牺牲无辜,他没带任何护卫。
没想到,蒋介石直接扣押他,判十年监禁,又说不愿意兄弟坐牢,所以直接把张学良软禁,这一软禁就是54年。
相较于杨虎城被抓捕折磨,最后被杀害,蒋介石确实优待张学良,不仅留着他的命,还一直好吃好喝地供着他。
国民党败退台湾前一年,蒋介石有短暂下野,张学良本来以为可以恢复自由,没想到蒋介石仍旧憋着恨,在自己走之前,老早就将张学良转移到台湾。
对张学良来说,无论在大陆辗转几个城市,还是在台湾偏安一隅,都是一样的,仍旧过着几十年如一日的被软禁生活。
蒋介石离世的那天,张学良被电话吵醒,得知蒋介石已走,他没有说话,也没有表情,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悲伤。
这16字,每个字都是两人关系的真实写照。蒋介石曾与他不是骨肉,胜似骨肉,生活上对他关怀备至,两人在政治上的敌对关系,直接导致张学良的政治生涯被拦腰截断。
本以为蒋介石已入土为安,张学良能迎来新的生活。没想到蒋经国听取他父亲的建议“切莫放虎归山。”
这个“虎”就是张学良,蒋经国当政时,张学良仍旧困于一室,直到蒋经国离世,再过两年,张学良终于获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