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马路要小心,不要着急……”在绿春县城主要交通路口,时常可见手执文明出行标语、旗帜的志愿者协助指挥车辆通行,提醒电动车车主佩戴安全头盔,劝导路人不闯红灯,安全有序过马路。
近年来,绿春县培育壮大社区(村)志愿者队伍,推动“创文巩卫”志愿服务常态化。目前,该县在全国志愿服务网上注册的志愿服务队伍共121支、志愿者31534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20046人次参与。
“这是绿春县的‘创文巩卫’宣传倡议书,你们多给家里人讲讲,共同把我们的环境维护好……”赶集日上,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党代表白才农正在向过往群众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的好处,她是“东仰大妈”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她动员身边姐妹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积极参加入户宣传、捡拾垃圾、打扫卫生、清理“牛皮癣”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大兴镇巾帼连心“东仰大妈”志愿服务队主要由离退休女干部及部分妇女组成,团队平均年龄62岁。路口、街道、小巷……“东仰大妈”们的身影成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用志愿服务擦亮城市底色,用爱与奉献演绎着最美“夕阳红”。
自“创文巩卫”开展以来,该县6支“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化身“银发管家”,在各社区担当“老娘舅”“老主妇”“老主事”,解决社区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问题,成为社区建设的支撑力量和依靠力量。
“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注重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积极为基层治理出谋划策、主动作为。在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他们手拿大喇叭进行文明宣导、手拿钳子和撮箕整治环境卫生的身影。老干部、老同志们以实践行动彰显了老年人的精神风貌,诠释了退休老干部和老同志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们要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希望在我们的付出下,广大居民能够安居乐业。”老党员杨德刚说。
“请不要站在草丛中拍照,要爱护花草树木。”“叔叔,烟头不可以乱扔的。”近日,绿春县大兴小学开展“垃圾不落地,绿春更美丽”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各个区域发放宣传资料,对背街小巷、卫生死角进行创文大扫除。“师傅,这里不能停车,请你把车停到划线的车位上。”看到有人将摩托车随意停放,志愿者白雯明立即上前劝导。看到有群众将共享单车随意摆放,志愿者们也会主动上前将其推到非机动车停放区域。
植树护绿、环保宣传、礼仪宣讲、文明劝导、卫生维护……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绿春县采取“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形成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推进“创文巩卫”常态长效。同时,通过“行业+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问题排查全面、问题整改常态、指标对标精准、风险处置及时的工作动态管理机制,以网格化“绣花功夫”,推动“创文巩卫”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目前,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清理垃圾500余车,反馈疑难问题50余条。
文明实践春风化雨,志愿服务润物有声。如今,在绿春县大街小巷,文明的力量正引领着更多的市民砥砺奋进,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细微之处见功夫、见态度、见精神。文明城市创建是内涵的比拼、形象的比拼,更是细节的比拼。
文明创建,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市容市貌,是城市最直观的名片,与市民的幸福感息息相关。要坚持“面子”“里子”并重,更加注重细节、重视细微,于小处见工作,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要以整治突出问题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水平,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存在的问题精准发力,持之以恒下足功夫,打造干净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文明创建,要从细节着手,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事,人人共享文明创建的成果。街道整洁了,交通有序了,市场明亮了,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文明创建的好处,就会有更多人自觉加入到文明创建行动中。
一座城市的文明,归根结底是人的文明,当我们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这座城市便会多一份整洁;当我们在公共场所不抽烟、不喧哗,这座城市便会多一份理解;当我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让行人,这座城市便会多一份温暖……从“小细节”出发,走向“大文明”,让文明之美体现在生活的细微之处,让方方面面的文明细节筑起社会的文明、城市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