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雪莲简谱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3-03-16 发布者:文案编辑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很多人也因此称许晨阳是白眼狼,说其枉费了国家多年的栽培。但在看了许晨阳走前留下的三句话后,很多人都对他的选择表示了理解与释怀。

  并不是说资金非得给到许晨阳不可,而是说缺少了一个合理的经费竞争机制,到底应该以什么标准来批经费呢?

  其实我们的认知里一直有一个误区,科学家就应该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好像只有你够老,你才够资格当科学家。

  就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26岁时提出狭义相对论,杨振宁发现宇称不守恒定理时也只有36岁。绝大部分的科学家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成就。

  这事不难理解,因为最顶尖的科学家清一色的都是天才,看的是天赋,而不是什么厚积薄发,科学家是很难大器晚成的。

  也就是说只要你被一家企业聘用了,但凡不是出现了什么非常严重的问题企业都不会开除你,一直会让你在企业里待到退休为止。

  反正大家都不会被淘汰,升职只能看工龄。因此,做了好也没什么好处,万一搞砸了还可能被罚,何必多事呢?

  如今,日本这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很多的新企业已经取消了终身雇佣制,重要的岗位能者居之。

  抄袭对于科研的破坏程度可以说是致命的,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研究出来的成果,仅仅一晚上的工夫就被人复制黏贴,改名换姓成了对方的。

  天才们或许不在乎世俗的利益,但他们也是需要被认可的。如果自己好不容易做出来的创新,最后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谁还愿意埋头苦干呢?

  为什么呢?为什么人求知求到最后就图一个饿死呢?一个普通人都尚且知道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怎么知识分子就要这么缺心眼呢?

  或许正是因为我们的观念造成了“物质”和“精神”是势不两立的局面,你追求了精神就不能追求物质,追求了物质就不能要精神。

  在这样的思想下,近几年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走“不要脸”路线了,就好像是必须要彻底放弃精神追求,才能去追求物质一样。

  追求物质生活是人的本能,是基本的欲望,如果不能大大方方地承认这一点,最后必然会以一种十分扭曲的方式来实现。

  给科研人员足够的薪资,也允许鼓励他们可以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为了某种主义,强调奉献。

  诚然,目前国内的科研环境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也不要太悲观,因为近几年发现人才外流这一现状,为了留住和吸引人才已经在不断的优化政策。

  要说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国外这几年刮起的一阵“妖风”。这两年欧美的某些政策已经到了癫狂的地步,甚至很多知名的高校也无法幸免。

  不少高校里的着名教授仅仅是因为上课时用错了一个性别代词,就被学生认为是性别歧视、被举报到停课。

  在这一方面国内的科研环境就要干净正常得多,所以有不少欧美的科研团队反而跑到中国来“避难”,求得清净了。

  正确的对待人才引进和发展才是重中之重,尤其道德绑架,不如面对现状好好发展,毕竟大家都不是圣人,只是一个个需要优良秩序保护的普通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