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发布关于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拟命名名单的公示,广州市白云区成功上榜。现公示期满,白云区正式获评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
“冠军课堂”“名人讲坛”“白云有爱·守护未来”最安全校园大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定向挑战赛、最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评选……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白云区全力打造“守护未来•云你同行”白云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品牌,面向社会公布未成年人保护品牌视觉设计和动漫形象“云朵宝贝”,提高公众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度,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据了解,白云区是广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现有未成年人54.4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4.5%,其中困境儿童1630人。近年来,白云区紧紧围绕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条工作主线,切实担负起“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的使命,落实1200万元财政经费支持创建工作,联动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教育、司法等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形成了“一盘棋”谋划、“一股劲”推进、“一条心”落实的未保工作新格局。
2021年10月起,白云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将未保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积极搭建“1263”未成年人保护全链条工作模式(1个联席平台、2个核心链条、6个工作抓手、3个亮点特色),不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开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白云”样本。
平台指挥,阵地服务。在保护阵地方面,白云区建成两个区级救助保护中心和全省首个区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教育基地,在全区24个镇街和403个村(居)同步建设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点),率先在全市实现“区—镇街—村(居)”三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全覆盖。同时,成立全省首个未成年人保护协会,设立区级未成年人保护基金,增设未成年人权益督查专员,开通区未成年人关爱专线,全面落实发现报告、个案会商、从业查询、保护热线、信息管理五大机制。
期间,全区推行“一镇街一特色”,打造各具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亮点项目。24个镇街围绕身心健康、权益保护、素质教育等内容,种好未保“责任田”。例如,三元里街打造集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体验、关爱服务于一体的未保示范基地;石井街建立有队伍、有机制、有载体、有特色的“四有”未成年人保护体系,通过“学校-医院”协同干预模式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江高镇联合102家企业开展“百企护苗”行动,率先成立“乡村少年警校”等特色活动。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政府、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自白云区启动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全民共建计划以来,聚焦“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等六大方面,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在家庭保护方面,设立全市首家“婚调委驻法院工作站”及“康乃馨项目驻法院工作站”,介入调解家事案件逾1000件。发出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后全省首份《家庭教育告诫书》,全面压实家庭监护责任。
在学校保护方面,统筹成立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等12个专项工作小组,在辖内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实行“护学岗”,设置护学固定岗335个,机动巡逻岗436个,强化学校保护。在社会保护方面,在24个镇街成立“青苗护卫队”和“巾帼志愿队”,开展未成年人情绪疏导、案后帮扶、自护教育等工作。
在网络保护方面,以“城中村”、城郊接合部及校园周边为重点,持续开展整治“黑网吧”专项行动,广泛开展违法违规网络游戏专项整治行动以及“清源”“净网”等专项行动,扫除网络有害信息。
在政府保护方面,全区1616名困境儿童100%落实分类帮扶,2022年发放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489.04万元,孤儿助学金8.25元。2022年共探访16026户次,跟进重点个案19个。划拨残疾儿童免费教育补助经费22.427万元,严格落实控辍保学措施,对到校就读有困难的重度或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
在司法保护方面,高质量投运“护蕊”一站式工作室,组建37名律师组成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库,对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提供“五优先”服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022年以来,共承办未成年人法援案件147件。
“此次入选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责任重大、影响深远,白云区将以重任在肩、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全力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白云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既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重要民生实事。接下来,全区将持续巩固完善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立体化、全方位工作体系,全力以赴为白云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天。